各族在经历夏商周等三个远古朝代,以及以黄河流域为核心区的春秋战国时期后,公元前246年秦国在战胜韩国、赵国、魏国、齐国、燕国、楚国的基础上,建立第一个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大一统帝国。秦帝国定都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在陕西首府西安市正西15公里处),国土面积包括今甘肃、宁夏、陕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及广西等地区。
但紧紧经过40年的统治后,秦帝国便在风起云涌的农民大起义中土崩瓦解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秦帝国如此迅速灭亡呢?在古代一个帝国兴衰,由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导致。内部因素包括:立国合法性和必然性;国家的统治、经济及文化的基础;人民对国家的认同及支持的程度;国家在文化及科技方面的储备程度,以及创新力。外部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及环境对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国家在国际环境中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是否存在外敌威胁及入侵?
秦国是西周时期周朝册封的诸侯国,秦国贵族及平民多数具有华夏族身份,秦国的开国先祖主要是氐族和羌族,一部分来源周朝派遣河西地区的开荒屯兵、守卫国门的“特勤”兵团。在古越族中“特te”是雄性、男孩、王子的意思;“勤qi
是金属、兵器、小帅、将军的意思”。因此“特勤teqi
”是王子将军的意思。该王子平定秦岭及秦川等地区后,干脆将这些地区命名为秦岭、秦川,他们的国家叫秦国,因为勤与秦同音同调,而且“秦”在字形和意义上,寓意枝繁叶茂、欣欣向荣,立意非常美好。
秦国在西周初期已经立国,到秦国发动大中华统一战争,秦国经历了至少750多年统治及国力储备,在战国时代,秦国秦川河西地区(今陕西、宁夏和甘肃等)为根据地,占有稳定富饶的四川地区,具有与西域即西方世界,以及北方草原各族通商贸易的便利,因此秦国的综合国力及军备在诸侯国中最强。
秦国为什么能够在形势错综复杂的秦川及河西地区立国750多年不倒,而且还能聚集力量统一中国呢?因此秦国是包含华夏族、氐族、羌族等多民族的诸侯国,虽然秦国主要推行华夏文化,但是仍然保留浓重的古越雄风。秦国与周边民族及部落国家保持着兄弟般交往关系,如匈奴这样的草原游牧部落兴起于河西地区,原来匈奴人与秦人是兄弟邻居,在古越语中,匈xio
g是英勇、尚武的意思,奴
u与
o
g同音是兄弟的意思,因此匈奴xio
g
u的意思是“神武兄弟”。匈奴部落无疑是秦国盟邦,他们帮助秦国管理河西走廊地区商贸,收编中国北方草原的游牧部落,建立草原骑兵军队,协助秦国对山西地区、河北地区等北方诸侯国作战。同时,他们为秦朝采购中亚及中东的钢铁等物资,为秦朝军队装备战马等军事装备,因此匈奴人能够做大做强。但是秦国统一中国后,不仅继承了中国的土地和财产,同时也继承了华夏各族与匈奴等游牧民族的恩怨情仇。因此秦朝刚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