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海军大臣也还算清醒。’
顺带一提,法国、意大利和俄罗斯等国并未受邀参加此次海军裁军会议。
准确地说,是根本不需要邀请他们。
苏维埃俄国在镇压叛乱过程中亲手炸了喀琅施塔得港,不堪一击;法国和意大利更是众所周知,在大战与柏林会议后海军被直接扫地出门。
若要恢复昔日的海军实力,至少得花费极其漫长的时间,更别说法国和意大利因军备限制,连建造大型军舰的资格都没有,暂时根本不值得关注。
哎,这样想想还真是感慨万千啊。
与历史中在斯卡帕湾自沉、壮烈谢幕不同,如今的德意志帝国海军居然还能安然无恙地参加海军裁军条约的谈判。
想想他刚来到德国的时候......这国家,真的是变了很多。
“咳咳,既然如此,看起来没有异议,那就向陛下禀报并通知美方我方将出席会议。外交部长,请根据日程妥善安排准备。”
“好吧,我没什么别的要求,只求一定要保住我们帝国海军部的小宝贝(当然说的是那艘16英寸主炮的战列舰)。要是它没了,我死都闭不上眼。”
“将军阁下,那种事绝不会发生,您尽管放心。”
自委内瑞拉危机之后,是时候再次踏上美国的土地了。
......
“德国和英国已经联系说会参加会议。英国甚至还催促我们尽快召开。”
“哈哈,果然如我所料。”
听到来自欧洲传来的好消息,休斯仿佛早有预感一般,自信地点了点头。
果然一切都如汉斯·冯·乔部长所言。
眼下的造舰竞赛,尤其是与试图挑战美国在太平洋权益的日本之间的竞赛,自他就任总统前就是一块心头大石。
就在这时,汉斯·冯·乔带来的就任贺电中提出了一个建议——由美国主导召开一次海军裁军会议,简直就是“尤里卡!(e?pηka)”的灵光一现。
因为对美国而言,这无疑是利大于弊的提议。
若会议进展顺利,不仅能牵制那个越来越目中无人的日本,还能借此提升因一战而声望下滑的美国地位,同时为威尔逊梦寐以求的“世界和平”贡献一臂之力。
要知道,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之一,不正是那场围绕“腓特烈级”战列舰展开的战略造舰竞赛吗?
不止是德国和英国,就连法国和俄国,也都在其中疯狂投入,尽管结果证明毫无意义。
若这次会议真的能彻底终结造舰竞赛,世界便会重新审视美国的角色。
简直就是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当然,既然是汉斯·冯·乔提出的提案,未必没有他的私心。’
但休斯并不在意,他认为无论汉斯·冯·乔的目的为何,其终点大概也就是跳脱这场看不到尽头的造舰泥沼。
‘德国没有亲自出面,恐怕也是因为他们率先建成了16英寸主炮战列舰,若由他们提议裁军,怕是会被讥讽为“踢掉梯子”的伎俩吧。’
而且,就算情况并非如此,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威廉二世,在过去可还是出了名的反日分子,而汉斯·冯·乔,这位威廉二世的女婿,更是出身于xx这个日本一直念念不忘的地方。
虽说他表面上从未表现出对故土的情感,但休斯总觉得,就算他是个对家乡毫无眷恋的冷血之人,恐怕也绝不会喜欢日本——而事实证明,这种猜测并不为过。
因此他们绝对不会反对。
嗯,如果不计较某人一心想减少工作量的私心,这提议确实毫无可挑剔之处。
“总之,现在只剩下日本了。”
最棘手的,就是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