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同人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49章 英国公李积

第49章 英国公李积(3 / 4)

上也颇有建树。他历任兵部尚书、司空等职,始终保持着低调谨慎的态度。唐太宗曾多次对大臣说:“李积为人正直,做事谨慎,从不结党营私,是我可以托付大事的人。”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为了纪念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功臣,命人在凌烟阁绘制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李积位列其中。当时,唐太宗已经年迈,开始考虑皇位继承的问题。他担心太子李治年幼,难以驾驭朝中大臣,便特意将李积贬为叠州都督。临行前,唐太宗对李治说:“李积是个忠臣,但你对他没有恩惠,我现在将他贬官,若他立刻启程,等我死后,你再将他召回,任命为宰相,他必会对你感恩戴德,尽心辅佐你;若他犹豫不前,你便将他处死。”

李积接到贬官的诏书后,没有丝毫犹豫,当天便收拾行装,前往叠州赴任。唐太宗得知后,欣慰地说:“李积果然是个识大体的人,我可以放心了。”唐高宗李治继位后,按照唐太宗的遗愿,将李积召回长安,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封为司空。

此时的李积,已年近六十,但他仍未停下为大唐效力的脚步。当时,高句丽仍割据朝鲜半岛,多次拒绝唐朝的招安,甚至联合百济进攻新罗。唐高宗决定征讨高句丽,却因朝中大臣意见不一,迟迟未能下定决心。李积得知后,主动向唐高宗请缨:“高句丽自隋朝以来,便反复无常,若不将其平定,必为后患。臣虽年迈,但仍愿率军出征,为大唐扫清这一障碍。”

唐高宗见李积主动请缨,十分感动,任命他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六万大军,东征高句丽。此时的李积,已年过七十,但他仍亲自率军出征,每日行军百里,从不叫苦。在军中,他与士兵同甘共苦——士兵的饭没做好,他绝不先吃;士兵受伤,他亲自为其包扎;士兵生病,他派人送去药品。因此,唐军士兵都愿意为他效死,士气极为高涨。

李积率军抵达高句丽后,先派人侦查高句丽的城池分布与兵力部署。他发现,高句丽的重镇新城(今辽宁抚顺)地势险要,兵力雄厚,是阻挡唐军南下的关键。于是,他决定先攻新城。但新城守军坚守不出,唐军久攻不下。李积便想出一计:他派人在新城周围修筑营垒,假装要长期围困,暗中却率领精锐骑兵,绕道新城后方,突袭高句丽的粮道。

高句丽新城守将见粮道被断,果然恐慌不已,连忙派人向平壤求援。李积早已料到高句丽会派兵救援,便在援兵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一举击溃了高句丽的援军。新城守军见援兵被歼,粮草耗尽,只得开城投降。

攻克新城后,李积率领唐军继续南下,先后攻克了辽东、白岩等十余座城池,直逼高句丽的都城平壤。此时,高句丽的国王高藏见唐军势不可挡,只得派人向唐朝投降。但李积深知高句丽反复无常,若不彻底将其平定,日后必再生叛乱。于是,他对部下说:“高句丽今日投降,明日可能再反,不如趁此时机,攻克平壤,彻底终结高句丽。”

随后,李积率领唐军对平壤发起猛攻。平壤守军虽顽强抵抗,但在唐军的猛烈攻势下,最终还是溃败。总章元年(668年)九月,李积率军攻克平壤,俘虏了高句丽国王高藏及文武大臣,高句丽汗国从此灭亡。

消息传回长安,唐高宗亲自到城门迎接李积,对他说:“您年过七十,仍能率军平定高句丽,为大唐开拓疆土,此功足以光耀千古!”随后,唐高宗封李积为太子太师,赏赐他良田千顷、奴婢三百人。

总章二年(669年),李积因病在长安去世,享年七十六岁。唐高宗得知后,悲痛不已,下令停朝七日,追赠李积为太尉、扬州大都督,陪葬昭陵。在安葬李积时,唐高宗亲自到城外送葬,望着李积的灵柩,忍不住落泪道:“从此,大唐再无这样的名将了。”

李积的一生,历经隋末乱世、唐初统一、贞观盛世、高宗拓土四个阶段,他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农民将军 中国古代名人传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古人看我玩原神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如何拯救德意志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