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同人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41章 金田起义建天国

第41章 金田起义建天国(2 / 3)

全颁布《封王诏》,正式确立“五王制”:

-东王杨秀清(节制诸王,掌军权)

-西王萧朝贵(代天兄传言,勇猛善战)

-南王冯云山(制定制度,辅佐天王)

-北王韦昌辉(负责后勤,典掌刑罚)

-翼王石达开(少负奇气,能征善战)

此外,还设立了“军师、丞相、检点”等官职,制定《太平礼制》规范等级,颁布《天条书》强化宗教纪律。最具革新意义的是“圣库制度”和“男女平等”政策:全军财物归公,“有私藏者斩”;设立女军、女官,“凡妇女能者,亦可任军帅、监军”,甚至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后来的女状元傅善祥即由此产生)。

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从军事联盟向政权组织的转变。但制度并不完善:杨秀清“节制诸王”的特权,使其地位几乎凌驾于洪秀全之上;“天父下凡”的神权操作,更是为日后的内讧留下隐患。当时有信徒私下议论:“天父常在东王金口,天王反似虚位。”(《金陵癸甲纪事略》)

清廷岂能容忍太平军在永安立足?咸丰二年二月(1852年4月),钦差大臣赛尚阿调集4万清军,“环攻永安,掘长壕困之”。太平军坚守半年,粮弹渐尽,杨秀清提出“声东击西”的突围计:先以少量兵力佯攻东门,吸引清军主力,再集中精锐从北门突围。

咸丰二年四月五日(1852年5月23日)深夜,永安北门突然“火光冲天,杀声震野”。太平军“以死士数千为先锋,推倒城墙缺口”,突破清军防线。清军将领乌兰泰率军追击,在龙寮岭遭太平军伏击,“丧兵三千,军械无数”(《清史稿·乌兰泰传》),太平军成功突围。

然而,突围过程中,南王冯云山在蓑衣渡遭遇清军江忠源部的埋伏。江忠源“伐木塞河,两岸设伏”,太平军船队受阻,冯云山“亲率卫队冲锋,不幸中炮牺牲”,年仅37岁。洪秀全闻讯“痛哭失声,几至昏厥”,称“天折我一臂”(《太平天国野史》)。冯云山是太平天国制度的主要设计者,他的牺牲使政权建设失去了重要的平衡力量。

太平军继续北上,六月攻克全州,随即进入湖南。在道州,洪秀全发布《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历数清廷“剃发易服,毁我衣冠;贪污腐败,害我生民”等罪状,呼吁“士农工商,同心举义”。这篇檄文“传抄几遍湖南”,引发民众响应,“两月之间,兵至五万”,其中包括大批矿工、会党成员,甚至部分知识分子。

七月,西王萧朝贵率精兵奇袭长沙,在城南妙高峰督战时“中炮重伤,不治而亡”。萧朝贵骁勇善战,又是“天兄代言人”,他的死进一步削弱了洪秀全的权力基础,使杨秀清得以完全掌控军权。

虽然接连失去两位核心王爵,太平军却并未溃散。杨秀清以“天父下凡”稳定军心:“南王、西王归天,乃天父召之护驾,何悲之有?汝等当奋勇杀妖,勿负天恩!”(《贼情汇纂》)他调整战略,放弃强攻长沙,转而“乘虚北上”,连克岳州、汉阳,于咸丰二年十二月(1853年1月)占领武昌。

武昌是长江中游的重镇,太平军入城后“开仓放粮,赈济贫民”,民众“携家从军者,日以千计”,兵力迅速膨胀至50万(包括家属)。在这里,太平军“造战船千艘,编水师营”,为顺江而下夺取南京奠定了基础。

从金田起义到占领武昌,短短两年间,太平军从一支万余人的农民武装,发展为雄踞长江中游的强大力量,其崛起的原因值得深思:

信仰的凝聚力是首要因素。拜上帝教的“天父天兄”体系,为底层民众提供了精神寄托和行动合法性。在“诛妖”的旗帜下,信徒“视死如归,战则争先”,正如《贼情汇纂》所记:“每战,必呼‘天父助我’,虽刀斧在前,无所畏惧。”

灵活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古人看我玩原神 农民将军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中国古代名人传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