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逆流而上,进驻夏口,和刘备的军队会师。临走前,孙权亲自送到江边,握着周瑜的手说:“公瑾,江东的安危全靠你了。要是需要援军,我一定亲自带大军来支援!”周瑜躬身行礼:“主公放心,我这次去,一定把曹操的大军赶回北方!”
战船起航,顺着长江而下。周瑜站在船头,望着滔滔江水,眉头却没完全舒展。他知道,曹操虽然有三个隐患,却是天下最强的诸侯,这一仗绝不容易,怎么才能打败曹军,还得仔细谋划。
这时候,诸葛亮已经从夏口赶来,登上了周瑜的战船。两人见面,诸葛亮笑着说:“周都督,我听说您立下必胜的军令状,一定是胸有成竹了吧??”周瑜也笑着说:“不敢说胸有成竹,只是有了一些谋划,不知先生针对此战有何高见呢?”
诸葛亮说:“曹军的战船虽然多,但大多是荆州刚投降的船,士兵不熟悉水战,肯定不敢分散停泊。要是能引诱他们把战船连起来,再用装满火的船进攻,一定能成功。”周瑜听完,拍手大笑:“先生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只是怎么引诱曹操连船,还需要一个计策。”
周瑜的大军进驻夏口后,和刘备的军队合兵一处,总共约五万多人,进驻赤壁(今湖北赤壁市),和曹军隔江对峙。
曹操的大军驻扎在乌林(今湖北洪湖市),刚到江南,果然像周瑜预料的那样,北方士兵不适应水土,很多人得了痢疾,士气越来越低。曹操着急了,下令让蔡瑁、张允抓紧训练水军,准备尽快渡江作战。
周瑜每天站在船头,观察曹军的水寨。他看到曹军的战船分两队:一队是荆州投降军队的战船,大多是大型楼船,停在外侧;一队是曹操带来的北方战船,大多是小型快船,停在内侧。蔡瑁、张允为了方便训练,居然用铁索把部分战船连起来,让战船更平稳,方便北方士兵站立。
周瑜看到这情景,心里暗暗高兴:“曹操果然不懂水战!战船连起来,虽然稳却不灵活,要是用火攻,一定能烧光他们的船!”但他也清楚,曹军的水寨守卫严密,要是直接派火船进攻,肯定会被曹军发现,很难成功。必须有人能混入曹营,假装投降献船,才能靠近水寨,实施火攻。
当天晚上,周瑜召集将领们开会,说起诈降的计策,大家都沉默了——曹操疑心重,普通的诈降恐怕骗不了他。这时候,老将黄盖站起来说:“都督,我愿意去曹营诈降!”
周瑜看着黄盖,眼里满是敬重。黄盖已经快六十岁了,却还是勇猛过人,是江东资历最深的老将之一。他沉吟着说:“公覆啊,曹操疑心重,只送投降信肯定不行。得用一个计策,让他相信你是因为不满我才投降的。”黄盖说:“都督只要有妙计,我万死不辞!”
周瑜咬了咬牙,说:“得用苦肉计——明天你当众顶撞我,我用军法打你,让你受重伤。你再趁机送投降信,曹操肯定会信。”这话一出,将领们都惊呆了,程普赶紧说:“公瑾,公覆是江东的老将,怎么能受这种重刑?”黄盖却大笑:“程将军放心,为了打败曹操,这不算什么!”
第二天,周瑜升帐开会,故意提出“和曹军正面决战”的想法。黄盖立刻反驳:“都督,曹军势力太大,正面决战肯定会输!不如暂时避开他们的锋芒,等他们粮草用完再进攻。”周瑜假装生气:“黄盖!你竟敢动摇军心!”黄盖也装出愤怒的样子:“你小子才二十多岁,懂什么兵法!要是江东毁在你手里,你有脸见讨逆吗!”
周瑜拍着桌子站起来,喝令手下:“把黄盖拖下去,打五十军棍!”左右的士兵上前,把黄盖按在地上,举起木棒就打。黄盖年纪大了,没打几棍,背上就皮开肉绽,鲜血直流。程普等将领赶紧上前求情:“都督,公覆是老将,求您饶他一次!”周瑜厉声说:“谁敢求情,就和黄盖一起受罚!”
打到第三十棍,周瑜才“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