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干旱,百姓受苦。孙悟空与猪八戒前往碧波潭索要舍利子,却被九头虫击败——九头虫有九个头颅,每个头颅都能喷吐火焰或毒液,神通广大。孙悟空无奈,只得前往灌江口请杨戬相助。
杨戬见孙悟空前来求助,并未推辞,立即带着哮天犬与梅山六兄弟前往碧波潭。碧波潭水色碧绿,潭面雾气缭绕,九头虫见杨戬等人前来,立即从潭中飞出,九个头颅同时张开,左侧三个头颅喷吐红火,右侧三个头颅喷吐绿毒,中间三个头颅则发出刺耳的叫声。杨戬手持三尖两刃刀,挡在孙悟空与猪八戒身前,刀光一闪,将火焰与毒液尽数格挡。他对哮天犬说:“此妖头颅众多,需先伤其要害。”哮天犬闻言,纵身跃起,朝着九头虫最左侧的头颅扑去,一口咬住其脖颈。九头虫吃痛,想要甩脱哮天犬,杨戬趁机挥刀,斩断了它最右侧的头颅。九头虫受此重伤,不敢再战,带着剩余的七个头颅遁入深海,再也不敢出来。孙悟空与猪八戒趁机潜入碧波潭,找回了舍利子,祭赛国也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除了降妖除魔,杨戬还曾为凡间百姓主持公道,断阴阳冤屈。清代蒲松龄所着《聊斋志异·席方平》中,便记载了他为席方平之父伸冤的故事。席方平的父亲席廉,是灌江口附近的一位书生,因得罪了当地富豪羊某,被羊某买通冥府的判官与阎王,打入地狱受苦。席方平为救父亲,魂魄离体,前往冥府告状,却遭判官与阎王百般刁难——先是被打板子,后又被投入油锅,险些魂飞魄散。
席方平不甘屈服,一路告至天庭,最终将诉状递到了杨戬面前。杨戬得知此事后,立即传召冥府判官、阎王与羊某前来对质。他端坐于真君殿上,案上堆叠着冥府的卷宗,目光锐利如刀,对判官说:“席廉一生行善,从未作恶,为何会被打入地狱?你且将卷宗拿来,我亲自查看。”判官见杨戬威严,不敢隐瞒,只得将羊某贿赂他与阎王的事情和盘托出。
杨戬见状,怒喝道:“冥府本是掌管阴阳轮回、评判善恶之地,你等却收受贿赂,滥用职权,害人性命,简直胆大包天!”他当即下令,将判官与阎王杖责八十,革去其官职,打入凡间受轮回之苦;富豪羊某因买通冥府、害人性命,被判入地狱受“沸油烹身”之刑,待刑满后再入畜生道轮回。同时,杨戬命人将席廉的魂魄从地狱中救出,送回凡间使其复活。
作为掌管一方的神只,杨戬的封号与神职在不同典籍中有着不同的记载。道教典籍《二郎显圣真君宝诰》中,称其为“清源妙道崇密真君”,赞其“代天理物,赏罚分明”“督众生体大道,掌阴府判阳间”;而玉皇大帝所封的“二郎显圣真君”,则明确了他的职责——镇守灌江口,掌管人间水旱、疫疾之事。凡灌江口周边地区遭遇旱灾、水灾,或爆发瘟疫,百姓只需前往二郎神庙焚香祈祷,杨戬便会感知到百姓的诉求,降下甘霖或驱散瘟疫;若有妖邪作乱,危害百姓,他也会亲自前往降妖,护佑一方平安。
民间对杨戬的信仰,还与都江堰有着密切的关联。据宋代《宋会要》与范成大所着《吴船录》记载,民间曾将杨戬与秦代蜀守李冰的次子混淆,认为他协助李冰修建了都江堰,治理了岷江的洪水。都江堰是秦代着名的水利工程,由李冰主持修建,分为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部分,能有效分流岷江洪水,灌溉成都平原的农田。民间传说中,李冰的次子曾协助父亲巡查堤坝、修补裂缝,甚至在洪水爆发时,亲自跳入江中疏导水流。后来,百姓为纪念他的功绩,便将他奉为“灌口二郎”,并修建了二郎神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传说逐渐与杨戬的形象融合,百姓便将杨戬视为都江堰的守护神,每逢汛期,都会前往庙中祭祀,祈求江水安澜,避免水患。虽然后世考证发现,这一说法是传说的融合,但它在四川地区流传甚广,至今都江堰附近仍有二郎神庙的遗迹,每年都有百姓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