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仇世良(2 / 4)

宗与宦官们蹴鞠,因一方输球而发怒,要责罚输球的宦官。仇士良上前劝道:“陛下玩乐本是消遣,若因输赢责罚,反而失了乐趣,不如下次再比。”穆宗听后消了气,此后对仇士良梗多了几分欣赏,甚至允许他参与讨论一些宫廷事务。

长庆四年(824年),穆宗因长期沉迷酒色,病逝于寝殿,太子李湛(敬宗)即位。敬宗比穆宗更甚,不仅贪玩,且性情暴虐:他喜好“打夜狐”(深夜在宫中捕猎狐狸),若宦官陪他捕猎时稍有不合其心意,便会被杖责;有时玩到兴起,还会命宦官互相斗殴,以此取乐。宫中宦官多有不满。

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宦官刘克明因多次被敬宗责罚,心怀怨恨,联合苏佐明等人,趁敬宗打夜狐后醉酒,将其杀害于寝殿,随后伪造遗诏,拥立绛王李悟(穆宗之弟)即位。消息传出,宫廷大乱,王守澄得知后,立刻派人联络仇士良:“刘克明弑君作乱,若不除之,我辈恐无活路。”

仇士良深知此事关乎生死,当即点头同意。他迅速调集自己掌控的禁军,与王守澄的兵力汇合,趁夜突袭皇宫。刘克明等人猝不及防,很快被击溃,刘克明投井自杀,绛王李悟被斩杀于宫中。乱局平定后,仇士良与王守澄共同拥立穆宗次子李昂(文宗)即位。此事过后,仇士良彻底跻身宦官权力核心,被任命为左神策军中尉,与王守澄(右神策军中尉)共同掌控了大唐最精锐的神策军。

文宗即位初期,对仇士良、王守澄极为感激,不仅加官进爵,还允许他们参与朝政。但随着时间推移,文宗渐渐发现,自己不过是宦官手中的傀儡:朝政由王守澄把持,官员任免需经他同意;神策军由仇士良掌控,宫廷守卫全凭其调度;甚至自己的日常活动,都会被宦官上报给仇、王二人。文宗不甘心做傀儡,开始暗中寻找能帮助自己摆脱宦官控制的大臣。

太和四年(830年),文宗提拔宋申锡为宰相,秘密命他策划除掉王守澄、仇士良。宋申锡暗中联络朝臣,试图组建反宦官联盟,却因行事不密,被王守澄的亲信察觉。仇士良得知后,立刻与王守澄商议对策——他们深知文宗猜忌心重,便决定从“谋逆”入手,诬告宋申锡“欲立漳王李凑(文宗之弟)为帝”。

太和五年(831年)二月,王守澄、仇士良带着伪造的“证据”(宋申锡与漳王的“往来书信”)面见文宗,声泪俱下地说:“宋申锡勾结漳王,意图谋反,陛下若不早做处置,恐有不测。”文宗本就对漳王的声望有所忌惮,见状信以为真,下令将宋申锡贬为开州司马,其亲信或杀或贬。这场未及实施的“除宦计划”,以大臣惨败告终。

宋申锡案后,文宗并未放弃除宦的想法。太和八年(834年),他联合了翰林学士李训与户部侍郎郑注:李训能言善辩,深谙权术;郑注精通医术,曾为文宗治病,深得信任。两人都对宦官专权不满,很快成为文宗的“心腹”。他们向文宗建议:“王守澄权势最大,仇士良虽与他共事,却早有嫌隙,可利用二人矛盾,先除王守澄,再图仇士良。”

文宗采纳了这个建议。太和九年(835年),文宗先升仇士良为左神策军中尉,同时削夺王守澄的“知枢密事”之职,将其调任“左卫上将军”——看似升职,实则剥夺了实权。仇士良明白文宗的意图,却并未推辞,他早已不满王守澄的独断专行,如今有皇帝的诏令,正好借机取代对方。

同年十月,文宗赐给王守澄一杯毒酒,迫其自尽。王守澄死后,仇士良成了宦官集团的新首领,可他也清楚,文宗的最终目标是所有专权宦官,自己不过是下一个“王守澄”。他暗地里命人日夜监视李训、郑注的动向。

李训、郑注见王守澄已除,便加快了除掉仇士良的步伐,制定了“甘露之变”的计划:先谎称左金吾卫衙门的庭院里降下“甘露”(祥瑞之兆),请文宗带领仇士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如何拯救德意志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古人看我玩原神 中国古代名人传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农民将军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