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同人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17章 颛顼与帝喾:承前启后的神界管理者

第17章 颛顼与帝喾:承前启后的神界管理者(3 / 4)

地便能自言其名“俊”,三岁便知稼穑之事,五岁便能分辨星辰方位,十岁时便跟着部落的巫觋学习观测天象。

高辛之地有一座灵台,是古人观测天象的地方。帝喾年少时,常独自爬上灵台,夜观星象,记录日月运行的轨迹。有一次,他在灵台上观测到北斗星的斗柄指向西方,而此时人间正值秋收,可百姓却因不知准确时节,有的提前收割,有的延误时机,导致粮食减产。帝喾心中疑惑,便去问部落的老巫觋:“为何北斗星的方位会变?为何我们不能根据星象来定农时?”老巫觋摇了摇头,说:“星象变化莫测,天神的意志难测,我们只能凭经验判断,哪能精准定夺?”

帝喾不信,依旧每日观测星象。有一夜,他在灵台上睡着了,梦中见到一位身着白衣的神人,神人手持一卷竹简,对他说:“日月运行有常,星辰方位有定,你若能悟透其中规律,便能制定历法,教民农时,这便是你承天之命的职责。”说罢,神人将竹简递给帝喾,帝喾接过一看,竹简上画满了星图和符号,还有关于日月运行周期的记载。他刚想追问,神人便消失了,帝喾也从梦中醒来,手中竟真的握着一卷竹简——正是梦中所见的星图。

从此,帝喾便依据竹简上的星图,结合自己的观测,开始推算历法。他发现,北斗星的斗柄每转一圈,便是一年;斗柄指向东方时,万物复苏,是为春;指向南方时,天气炎热,是为夏;指向西方时,五谷成熟,是为秋;指向北方时,天寒地冻,是为冬。他还观测到,太阳运行一周天,需要三百六十五天多一点,于是便将一年定为三百六十五天,每四年增加一天,称为“闰日”,以调整节气。

帝喾即位后,第一件事便是完善历法,并将其颁行天下。他在都城设立了“历官”,专门负责观测天象、记录节气,又派使者走遍四方,将历法传授给各个部落的百姓。

为了让百姓更容易理解,帝喾还将历法与农时结合,制定了“二十四节气”的雏形:立春时,教百姓播种五谷;春分时节,提醒百姓灌溉农田;夏至时,告知百姓避暑防虫;立秋时,督促百姓准备秋收;冬至时,劝百姓储存粮食、休养生息。他还规定,每逢节气变换,部落要举行祭祀仪式,祭祀天地神灵,感谢神灵赐予的丰年,同时也让百姓通过祭祀,敬畏神灵,不忘人神之别——这正是对颛顼“绝地天通”制度的继承与完善:颛顼断绝了人神随意沟通的通道,而帝喾则通过历法,为百姓搭建了一条“顺天时、敬神灵”的合理路径。

历法颁行后,天下百姓受益匪浅。在此之前,百姓因不知农时,常常“春种迟、秋收早”,导致粮食不足;而有了历法后,百姓按节令耕作,五谷产量大增,家家户户都能吃饱饭。有一年,南方的交址部落因地处偏远,没有收到历法,百姓误将秋收时节当成了播种时节,种下的庄稼全部枯死。帝喾得知后,亲自带着历官前往交址,手把手教百姓辨认星象、记忆节气。第二年,交址部落的庄稼获得了大丰收,部落首领带着百姓来到都城,向帝喾献上了最珍贵的粮食,感激地说:“圣主颁行历法,如天降甘霖,救我部落于饥寒之中!”

除了制定历法,帝喾还注重维系人神秩序。他遵循颛顼的规定,只有在重大祭祀时才与神灵沟通,且每次沟通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以显对神灵的敬畏。有一次,西方的流沙部落遭遇了蝗灾,蝗虫啃食庄稼,百姓颗粒无收。部落首领派人向帝喾求助,帝喾便在都城的天坛举行祭祀,手持玉圭,对着西方祷告:“流沙之地,百姓受苦,愿天神降下福祉,除灭蝗灾,佑我万民。”祷告后的第三日,西方刮起了一场大风,将蝗虫全部吹走,流沙部落的庄稼得以保全。百姓们都说是帝喾的诚心感动了神灵,对他更加拥戴。

帝喾有许多子女,其中最着名的便是女儿嫦娥。嫦娥生得容貌绝美,聪慧善良,且精通音律,常常在帝喾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农民将军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中国古代名人传 古人看我玩原神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