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五脏之间相互辅助又相互影响,人生病的原因,都是因为五行失衡、五脏功能失调。”黄帝又问:“用什么方法治疗疾病呢?”雷公回答说:“草木有不同的药性和味道,金属、石头也有不同的特性,可以借助它们的特性来调节人体的失衡状态;还有针灸、艾灸的方法,可以疏通经络、引导气血运行。”黄帝于是和岐伯走遍山川,亲自品尝各种草木,辨别它们寒热温凉四种药性,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记录下哪种草木能治疗哪种病症——比如麻黄可以驱散风寒,甘草能调和各种药物的药性,丹参可以促进血液流通。两人把讨论的医学道理、药方,一一记录下来,编成《黄帝内经》十八卷,传给后代,拯救无数百姓脱离疾苦。直到现在,中医又叫做岐黄之术,源头就来自这里。
除此之外,黄帝还命令共鼓、货狄制造船只和船桨,方便人们渡过江河湖海;命令邑夷制造车子,方便交通运输,“轩辕”这个名字,也因为他造车的功绩而来;命令胡曹制作衣服,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让百姓懂得礼仪规范;命令隶首创造算术方法,制定长度、容量、重量的标准,方便人们进行交易;命令宁封子担任管理制陶的官员,烧制陶器,让百姓抛弃简陋的土器改用陶器,饮食更加洁净。黄帝又划分田野、设置州郡,安排左右大监,监督天下各个部落,各个部落和睦相处,祭祀天地鬼神、名山大川的活动也越来越多——只要是天下的名山,黄帝都会亲自前往举行封禅仪式,祭拜天地,祈求天下太平、百姓安康、物产丰富。
黄帝治理天下一百年,天下安定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晚上不用关门防盗,路上丢失东西也不会有人私自拿走。但黄帝清楚,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而天道是无穷无尽的,他想寻求长生的方法,以便永远保护华夏百姓。后来听说崆峒山上有位叫广成子的上古仙人,住在石头屋子里,懂得天道的关键道理。黄帝于是放弃帝王的尊贵身份,穿着粗布衣服,踩着草鞋,前往崆峒山拜见广成子。
到达崆峒山后,黄帝看到山势高达万仞,云雾缭绕,没有可以攀登的道路。于是他斋戒三天,摘掉帽子、光着脚,步行上山。走到半山腰时,一位叫赤松子的仙人出现,问道:“你是天下的君主,为什么要这样辛苦自己呢?”黄帝回答说:“我听说广成子懂得天道,我想向他请教长生的方法,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保护百姓。”赤松仙子被他的诚心感动,于是带领黄帝来到石头屋子前。广成子正躺在床上不起来,黄帝在台阶下跪拜,说:“听说先生明白最根本的道,希望先生能告诉我,怎样修养身心,才能活得长久?”广成子没有回应。黄帝再次跪拜,说:“我希望听您讲讲天道的关键、阴阳变化的规律。”
广成子这才猛地坐起身,说:“你问的这个问题,正好问到了道的精髓!我告诉你:最根本的道的精华,深邃幽暗;最根本的道的极致,昏沉静默。不看不听,保持精神的宁静,身体自然会保持健康。一定要保持安静、保持清净,不要让身体劳累,不要让精神动摇,这样才能长生。眼睛不要乱看,耳朵不要乱听,心里不要胡思乱想,你的精神就会守护身体,身体就能长生不老。”说完,广成子传授给黄帝《自然经》一卷,又指向昆仑山的方向,说:“昆仑山是天帝在人间的都城,有西王母住在那里,你可以去拜见她,获得象征土德的凭证。”
黄帝感谢广成子后,就前往昆仑山。昆仑山方圆八百里,高达万仞,山上长着一种叫木禾的植物,高达五寻(一寻约八尺),树干粗达五围(一围指两臂合抱的长度);东边有青鸟栖息,西边有三足乌站立,北边有九尾狐游走。黄帝走到昆仑山上,看到西王母乘坐着云车,由白虎驾车,左右两边有仙女手持旗帜,仙乐缭绕。西王母对黄帝说:“你治理天下有功,德行和土的特性相契合,天下的中央属于土,土是万物生长的根本,你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