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同人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12章 千古流传白蛇传

第12章 千古流传白蛇传(3 / 4)

力。白素贞念动咒语,只见西湖之水如巨龙般腾空而起,直往金山寺涌去。这便是民间传说的“水漫金山”。

法海见状,不慌不忙地脱下袈裟往空中一扔,那袈裟顿时化作一道金色屏障,将洪水挡在寺外。但白素贞法力强盛,洪水越涨越高,眼看就要漫过屏障。法海急中生智,敲响了寺中铜钟,钟声悠扬,竟惊动了天庭。玉帝得知白蛇水漫金山,伤及无辜百姓(洪水虽主要冲金山寺,但周边民居也受波及),大怒之下,命雷神电母下界降妖。

就在此时,白素贞因怀孕数月,动了胎气,法力大减。法海趁机抛出紫金钵盂,一道金光闪过,将白素贞罩在其中。小青见姐姐被收,欲要拼命,却被法海用禅杖击退,她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只得含恨离去,扬言日后必来报仇。

法海收了白素贞,便要将她镇压在雷峰塔下。许仙在寺中目睹了一切,终于明白白娘子真的是蛇妖,但想起夫妻情深,又见到她为救自己水漫金山,心中悔恨交加,跪地哀求:“禅师,求你放过娘子!一切都是我的错,与她无关!”

法海叹道:“阿弥陀佛,世间情爱,皆为苦海。白素贞水漫金山,伤及生灵,已犯天条,若不镇压,必为祸人间。你二人本是仙凡殊途,此乃宿命,非人力所能为。”说罢,他亲自将紫金钵盂送往西湖边的雷峰塔,命工匠砌入塔基,又念了七七四十九天镇压咒语,这才离去。

塔下,白素贞的声音幽幽传来:“官人,我不怪你,只盼你好生照看我们的孩儿。待雷峰塔倒,西湖水干,我定能出来与你相见……”

许仙听着妻子的留言,肝肠寸断,却无力回天。他失魂落魄地回到临安,不久后,白素贞在塔中诞下一个男婴,被法海派人送出,交与许仙抚养。许仙为孩子取名许仕林,意为“仕进登科,光宗耀祖”。他从此断绝了尘缘,在保和堂一边行医,一边抚养儿子,每日都会遥望雷峰塔,心中默念:“娘子,我等你……”

大家读到此处,想必已明了这段人妖恋的来龙去脉。但若细究起来,这故事背后实有深意。南宋年间,程朱理学已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甚嚣尘上,对人性的束缚日益严重。白素贞与许仙的爱情,本质上是对这种礼教束缚的挑战——一个是超越世俗的“妖”,一个是恪守规矩的“人”,他们的结合,恰似对“门当户对”“人妖有别”等观念的公然反抗。

法海禅师为何非要拆散这对夫妻?表面看是“降妖除魔”,实则是维护当时的伦理秩序。在理学语境下,“人”与“妖”的界限不仅是物种之分,更是“天理”与“人欲”的界限。白素贞的“妖性”,象征着被压抑的人性欲望;而法海的“佛法”,则代表着官方认可的伦理规范。水漫金山的冲突,与其说是人妖之战,不如说是人性欲望与礼教规范的激烈碰撞。

更值得玩味的是许仙的角色。他夹在白素贞的“情”与法海的“理”之间,始终处于矛盾之中。他爱白素贞的温柔贤淑,却又恐惧她的“妖身”;他感激法海的“点化”,却又难舍夫妻之情。这种矛盾,恰是当时普通士人在礼教压抑下的心理写照——既渴望真情,又不敢突破世俗规范,最终只能在痛苦中妥协。

白素贞被镇压雷峰塔,看似是“邪不胜正”,实则暗含着对礼教压迫的批判。雷峰塔本是吴越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而建(实为公元970年所建),在故事中却成了镇压自由爱情的象征。民间传说中,许仕林后来高中状元,祭塔救母,雷峰塔轰然倒塌,白素贞得以脱出——这一情节,正是百姓对“天理”压迫的反抗,对“情”能战胜“理”的美好期许。

从历史角度看,白蛇传的故事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有着深厚的社会土壤。南宋偏安江南,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对个性化情感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民间故事的创作提供了温床。同时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如何拯救德意志 农民将军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古人看我玩原神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中国古代名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