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主公糊涂,听了小人的谗言,才让你含恨而终啊!”
齐景公后来也后悔了。他听说田穰苴去世后,士兵和百姓都很伤心,又想起田穰苴为齐国立下的功劳,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让人给田穰苴追封了爵位,还派人去祭奠他。可这一切,都已经晚了。
田穰苴虽然去世了,但他的精神和他的《司马法》,却永远留在了人间。他的儿子田无宇,按照他的遗愿,把《司马法》好好地保管起来,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田乞,田乞又传给了田常。后来,田氏在齐国的势力越来越大,最终取代了姜氏,成为齐国的国君,这其中,也有田穰苴当年积累的威望的功劳。
而《司马法》,则一直流传了下来,成了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兵书之一。后世的人们,为了纪念田穰苴,都尊称他为“司马子”,把他当成兵家的楷模。田穰苴的故事,也一直在民间流传着,成为了一段千古佳话。
汉朝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专门为田穰苴写了一篇《司马穰苴列传》,这可是《史记》里为数不多的为武将单独列传的篇章。司马迁在列传里,高度评价田穰苴:“文能附众,武能威敌,真乃一代名将也!”他还把《司马法》的部分内容收录在列传里,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部兵书。
到了唐朝,唐玄宗李隆基为了纪念历代的名将,在长安设立了“武庙”,供奉历代的兵家代表人物。武庙的主祀是姜子牙,旁边还有十位名将配祀,这就是着名的“武庙十哲”。田穰苴就位列其中,跟孙武、吴起、张良、韩信这些大名鼎鼎的名将站在一起,可见唐朝对他的重视。
到了宋朝,宋太祖赵匡胤也很重视《司马法》。他让人把《司马法》和《孙子兵法》《吴子兵法》等七部兵书合在一起,编成了《武经七书》,作为宋朝军队的教科书,让将领们都学习。
除了帝王和将领,后世的文人也很敬仰田穰苴。唐朝的大诗人杜甫,曾经写过一首诗赞美田穰苴:“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术。至今皆叹仰,异代不同时。”意思是说,田穰苴的《司马法》和张良的黄石公兵法,都是千古奇书,至今都让人敬仰,只可惜他们不在同一个时代。
田穰苴从一个庶子,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努力,成为齐国的大司马,击退强敌,收复失地,还留下了一部千古流传的《司马法》,最后虽然含恨而终,但他的英名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这正是:
春秋名将司马公,文韬武略冠群雄。
斩贾立威军法正,恤卒如子情义浓。
一部兵书传后世,武庙十哲留英名。
齐疆虽失英魂在,千秋万代仰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