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又有才干的人多么难得,为何要平白无故地杀她锐气呢?”
魏宜华端坐上位,看着越颐宁:“她们二人各执一词,我想听听你的意见,你觉得这篇文章如何?”
越颐宁却听出她话里有话,她掩卷抬眸:“殿下不妨直言。”
魏宜华怔了怔,没想到她如此敏锐。
“......既然如此,我便直说了,”魏宜华凝眸道,“我打算拉拢这个人。”
她这话一出,在场的三人都露出了不同程度的意外之色。
沈流德皱眉:“殿下,此人心气过高,恐怕不会轻易站队,且有才干是一回事,能否为公主所用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依我之见,此人性情桀骜,恐难以听候殿下调遣。”
邱月白也在劝她:“殿下不必急于一时,考卷均有封驳,我们都不知道这个考生的底细,不如等到放榜,得知其身份后去查探一番,再衡量是否要拉找她。”
魏宜华:“你们说的,我都明白。”
但魏宜华早就知道这份考卷的主人是谁了。在前世,身为长公主的她与此人有过几面之缘,都是在散朝的时候。
每次回想起这个人的身影,脑海中便会出现那袭群青色的官服和一双冷冽的眼睛。
周从仪。
前世的周从仪在金榜题名后,也曾因为这篇考场所作的文章饱受非议,名动燕京。魏宜华上一世与她并没有太多接触,却也从他人口中听闻过她的辉煌战绩。
七年间三次参加文选,三次题名入仕,前两次都因为其嚣张锋锐的个性而遭人报复攻讦,丢了官职,但她不以为意,反倒越挫越勇,每次丢了官职便再考,次次都能考上,当真叫人不佩服都不行。
终于来到这第三次重回朝廷,周从仪被人挖掘,得了助力与庇护,没有再因为得罪人而弄丢自己的乌纱帽。
这个赏识她的人,便是当时已经加入了三皇子阵营的越颐宁。
魏宜华会注意到周从仪完全是因为越颐宁。她将越颐宁视为自己的对手,对越颐宁的一切举动都十分在意,因而得知越颐宁拉找了周从仪的时候,她既惊讶又不屑,感到不以为然。
如此浑身是刺不服管教之人,即使再有才华也很难为人所用。
结果她错了。
周从仪被越颐宁庇护后,反倒能放开手脚大胆施为。她出身寒门,才气逼人,个性耿直锐利,还曾多次受到世家子弟的攻讦,这履历天然便受到清流一派的欢迎。
在当时,清流的人于朝廷中极为分散,虽人数不少,却不成势力,各自为营,周从仪加入后,清流一派竟是以她为中心逐渐拧成了一条扎实有力的麻绳。
清流一派往往自恃清高,大多还未站队,周从仪替越颐宁从中周旋,平白为她挣得许多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