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投资回报率,简直离谱啊!”
“这波陈默真的在大气层啊!名利双收的典范!我愿称之为默神!”
“没毛病,以后就喊默神了,真正的营销之神啊!”
而陈默的10亿对赌营销如同一场颶风,不仅席捲国內影视圈,更开始在全球范围內引发连锁反应。
《好莱坞报导者》以头版標题《华国导演的“10亿赌局”:疯狂营销还是行业革命》详细解析事件,称陈默“用华尔街思维顛覆传统电影宣发”。
报导指出,好莱坞虽惯用票房保底协议,但从未有导演敢以个人財富与全民对赌——毕竟“《復仇者联盟》导演罗素兄弟的净资產加起来可能也不够支付这种赌注”。
奈飞(flix)全球內容副总裁在推特转发相关新闻並调侃:“建议陈默下次赌『流媒体播放量破百亿』,我们愿意接招!”
网友迅速p图恶搞:陈默s哪吒踩著奈飞logo,配文“10亿刀,跟不跟”
韩国媒体將事件称为“核弹级营销”,当地网友发起#韩国导演敢不敢#话题,疯狂《与神同行》导演金容华。金容华在採访中苦笑:“我们电影圈还在討论『千万观影人次』,陈导演已经用『亿』做单位了……(擦汗)”
日本雅虎新闻下,网友对比中日导演收入差距:“新海诚《铃芽之旅》票房125亿日元(约6亿人民幣),陈默隨手就赌10亿……这就是『二次元强国』和『钞能力大国』的差距吗(笑哭)”
高盛发布分析报告,將陈默的对赌策略类比为“娱乐化眾筹”:“10亿保证金相当於发行『票房期权』,观眾成为免费『做市商』——若成功,陈默获得百亿票房;
若失败,10亿成本已通过股价上涨和品牌增值收回。”
报告末尾调侃:“建议马斯克学习:下次赌cybertruck销量时,请直接晒帐户余额。”
这场始於国內围剿、终於全球狂欢的营销事件,最终被《时代》周刊总结为:“陈默用10亿人民幣买下了一张『全球最大电影票』——它的副券写著『21世纪娱乐至死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