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反复揉面团,揉至表面光滑、不粘手、有弹性(揉约5分钟,可揪一小块面团煮熟,尝起来无硬芯即可);将面团用保鲜膜包裹,醒发20分钟(醒发让糯米粉充分吸收水分,后续煎制不易散)。
2. 制作黄豆粉(增香关键):
- 干黄豆500克(提前挑去坏豆)放入无油平底锅,小火慢炒,炒至黄豆粒变成金黄色、散出焦香(约8分钟,期间不停翻动,避免炒糊);炒好的黄豆放凉至室温。
- 放凉的黄豆倒入料理机中,打成细粉(或用擀面杖擀碎,过筛后取细腻粉末,去除粗渣),装入密封袋中备用(现磨现用,避免受潮结块)。
3. 分剂子与煎制(外脆里糯的关键):
- 醒发好的糯米面团取出,搓成长条(直径约5厘米),用刀切成30等份的小剂子(每个约25克);将每个小剂子揉成圆球,再用手掌轻轻按压成圆形小饼(厚度约1厘米,大小均匀,避免过厚煎不熟,过薄易煎硬)。
- 平底锅烧热,倒入少许食用油(油面没过锅底即可,避免过多油脂,糍粑变腻),油温六成热时(手放在锅上方能感觉到热气),放入糯米小饼,小火慢煎。
- 煎至糍粑底面金黄、微微鼓起时(约3分钟),用硅胶铲翻面,继续煎另一面,至两面均呈金黄色、外皮微脆(期间勤翻面,避免煎糊,若糍粑粘底,可轻轻晃动平底锅);煎好的糍粑用厨房纸吸去多余油脂,放入小碗中。
4. 熬制红糖浆(香甜的关键):
- 老红糖敲成小块,放入小锅中,加入清水,小火加热(避免大火,红糖易糊底);用硅胶铲不停搅拌,至红糖完全融化,继续熬煮3-5分钟,至糖浆变得浓稠、起小泡泡(提起铲子,糖浆能呈线状滴落即可,不要熬太稠,易结块)。
- 熬好的红糖浆中加入熟白芝麻,搅拌均匀,关火备用(若糖浆冷却变稠,可加少许温水,小火加热融化)。
5. 装盛与食用(口感最佳方式):
- 煎好的糍粑表面撒上一层熟黄豆粉,再淋上热乎的红糖浆(每块糍粑都要裹满浆和粉,避免部分没味道);趁热食用,口感外脆里糯,甜香浓郁。
- 若一次煎制过多,可将冷却的糍粑放入冰箱冷藏(保存2天内),食用前用平底锅小火加热2分钟,或微波炉加热10秒,再淋红糖浆和黄豆粉。
6. 成品特点:糍粑外皮微微发脆,咬开后内里软糯拉丝,不粘牙;红糖浆香甜浓稠,不齁不腻,带着淡淡的焦香;黄豆粉醇厚香浓,中和了红糖的甜,还有白芝麻的颗粒感;一口下去,甜、香、糯、脆交织,热乎着吃,从嘴巴暖到肚子里,雨天吃格外治愈。
三、糯香满店,红糖甜透冷雨
第一锅红糖糍粑刚煎好,浓郁的米香就混着红糖的甜香飘出了厨房。林晚星拿起一块,吹凉后咬了一口——外皮脆,内里糯,红糖浆在嘴里化开,还带着黄豆粉的香,她忍不住对谢景渊说:“太好吃了!跟阿姨做的一模一样,比我在四川旅游吃的还糯,肯定能卖得好!”
谢景渊也拿起一块,蘸了点黄豆粉:“面团揉得够软,煎得也刚好,外脆里糯。今天下雨,来吃热乎糍粑的人肯定多。”
话音刚落,店门就被推开了,带着一身湿气的小周走了进来,一闻到香味就笑了:“晚星姐,你们真做了红糖糍粑!我在门口就闻到香味了,快给我来一份!”
林晚星连忙盛了三块糍粑,淋上红糖浆,撒满黄豆粉递过去。小周咬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就是这个味!外脆里糯,红糖浆也不齁,配着热奶茶绝了!我得再打包两份,给同事也带点!”
上午十点多,店里渐渐热闹起来。有刚下班的护士,点了一份糍粑配姜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