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时吃一块,浑身都有力气,比吃糖葫芦强多了!”阿武尝了一口,眼睛发亮:“师父,这糖里有核桃!吃了能长力气,下次我能多扛一捆柴!”陈禾背着药篓来送草药时,尝了一块芝麻糖,当即转身去了村里,半个时辰后,领着几个樵夫赶来,“晚星姑娘,这糖暖身,兄弟们上山都想要,我用草药换,行不?”这便定名为“晚星桂圆核桃芝麻糖”。
三、酥糖换枣木,樵香混糖香
老秦捧着芝麻糖,指尖沾着些白芝麻,“姑娘,这糖我换五十块!给山上的兄弟们每人揣几块,剩下的给村里的娃娃们分了,省得他们总盼着货郎来。”他从布包里又拿出一把打磨好的枣木勺子,“这勺子是用老枣木做的,舀粥盛糖都不烫手,给姑娘和谢小哥用,熬糖时也方便。”
晚星接过枣木勺子,摸了摸勺柄,光滑温润,“老秦太客气了,这点心本就是给大家暖身子的。”她用油纸包了五十块芝麻糖,分成五束,用麻绳系好,递给老秦,“您带回去,若不够了,随时来取,柴火不够了也尽管说。”
老秦接过糖束,小心翼翼地放进背上的布包,又从布包里掏出一个布偶,“姑娘,这布偶是村里李婶做的,给阿砚的,上次见他喜欢,特意让李婶多做了一个。”说罢,拿起一块芝麻糖,掰了一半递给阿武,“你小子,下次砍柴卖力点,才有糖吃。”
阿砚蹦蹦跳跳地跑来,手里举着一张刚画好的《樵夫暖糖图》,“晚星姐姐!你看我画的!”画纸上,老秦扛着柴,怀里揣着芝麻糖,阿武和阿力跟在后面,嘴里都叼着一块糖,“师父说,等糖做好了,我要给山上的樵夫伯伯们都画一张!”
陈禾背着药篓赶来时,篓子里除了草药,还放着一小袋红枣,“晚星姑娘,谢大哥!孙先生说,红枣能补气血,加在芝麻糖里,更适合樵夫们吃,我带了些来,下次熬糖时添上。”他尝了一块芝麻糖,点头道:“这糖酥软,揣在怀里不硌得慌,村里的张爷爷腿脚不好,吃这个也能暖身子,我等下给他送几块去。”
晚星接过红枣,笑道:“好啊,下次用红枣换些核桃,做红枣核桃芝麻糖,给观里的道长也送些,他们打坐时也能暖手。”谢景渊则在灶房煮起了桂圆红枣茶,放入少许红糖,煮得茶汤红亮,盛在粗瓷碗里,温温的喝一口,暖身又暖心。
上午的阳光渐渐暖和起来,院中的竹匾里,晒着陈禾送来的红枣,旁边摆着刚做好的芝麻糖,深褐色的糖块裹着金黄的芝麻,像一件件带着樵香的小点心。晚星坐在木案旁,摩挲着老秦送的枣木案板,谢景渊端来两碗桂圆红枣茶,递过一碗:“冬日的点心,就该这般实在,既能暖手,又能顶饿,比啥都贴心。”
晚星喝着茶,看着院外的小路,老秦的脚步声还隐约能听见,忽然觉得,这山坞的日子,就像这芝麻糖一般,藏着桂圆的甜润、核桃的香脆、芝麻的醇香,还有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交换——樵夫的木,郎中的药,画匠的画,农户的粮,都成了冬日里最温暖的慰藉。
正午时分,山上的樵夫们结伴而来,每人都扛着一捆柴火,“晚星姑娘,我们听老秦说你做了暖身的糖,特意来换些,这柴火给你留着熬糖用。”晚星笑着装了二十块芝麻糖,分给樵夫们,“这糖揣在怀里,冷了就吃一块,别冻着身子。”樵夫们接过糖,笑着说:“姑娘放心,有这糖,我们砍柴都有力气!”
谢景渊坐在木案旁,用老秦送的枣木案板切着芝麻糖,枣木的清香混着芝麻糖的甜香,飘满小院。晚星则把剩下的芝麻糖放进密封陶瓮,“下次熬糖时,加些红枣,再放些杏仁,让口感更丰富些。”
午后,村里的李奶奶拄着拐杖,由孙子搀扶着走来,手里拿着个布包,里面是几个刚蒸好的红薯,“晚星丫头,谢小哥,我听陈禾说你们做了酥糖,特意来换几块,这红薯甜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