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椅上叹气,每天下午两点就起来泡米、备料、熬粥,还学会了提前把粥装杯密封冷藏、分份打包,在每个包装上贴个小标签,写着“粥冷藏可存2天,加热后口感更佳”。他把老砂锅擦得锃亮,砂锅边摆着街坊送的茉莉花,常对来买粥的人说:“熬粥就像过日子,得用心泡好每一粒米,盯好每一把火,时间到了,味才正。以前我以为大家只图快,现在才知道,暖人的老味道,从来都有人等”】
【意外之喜:巷尾的便利店老板见马爷的粥铺火了,主动留了个保温柜,让马爷把提前熬好的粥放在便利店里,顾客买着更方便,销量比铺子里还高;马爷还收了个喜欢做甜食的小伙子当徒弟,教他泡米、控火、熬粥,让母子传承的糖粥手艺有了新希望】
夜晚时分,巷尾的路灯亮了,马爷正给一个小朋友装刚加热好的紫薯糯米粥,小朋友捧着杯子,甜甜地说:“马爷爷,您的粥比妈妈买的好吃!”马爷笑着摸了摸孩子的头,木勺在砂锅里轻轻搅动,甜糯的粥香顺着晚风飘远。林晚星看着腕间的“酪”字印记,对苏晴说:“不管是桥头的馄饨,还是巷尾的糖粥,柳氏食道的核心从来不是多快的效率,而是‘真心’二字。只要守住老手艺、用真心熬每一碗粥,老砂锅就永远有热气,老味道也永远能暖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