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 第372章 上元灯宴续亲缘

第372章 上元灯宴续亲缘(1 / 3)

一、灯市迎异客

正月十五的花灯刚点亮煤市街的檐角,味脉树的枝桠上挂满了走马灯,灯影在青石板上投出十二种食材的影子:面粉、糯米、红糖、花椒……林晚星正用缠藤刀雕刻萝卜灯,刀痕处渗出的汁液在灯盏里凝成灯芯,点燃后冒出的烟气竟带着饺子的香气。秦风新烧的陶盏里盛着元宵,盏沿刻着“上元安康”四个字,不同馅料的元宵在沸水里翻滚,碰撞出的声响像极了远处的锣鼓声。

一个穿月白道袍的中年人踏着灯影走来,手里托着个琉璃灯,灯壁上绘着《清明上河图》的片段,画中汴河码头的食摊前,站着个系藤条围裙的身影,眉眼竟与林晚星的缠藤刀刀柄纹路完全重合。“贫道云游至此,闻此地味脉鼎盛。”他往案上放下盏莲花灯,灯芯燃出的火苗突然分成四股,分别显出荣、胡、林、秦四姓的纹样,最外侧还萦绕着圈淡淡的金光,隐约是个“孙”字。

孙大姐的豆浆桶外裹着灯芯草编的罩子,里面的浆汁加了桂圆和莲子,盛在琉璃碗里,表面浮着层琥珀色的光晕。“这是‘上元福浆’,我太姥说正月十五喝了,能让全年的福气像灯影一样不散。”她刚把碗递给道袍中年人,碗里的光晕突然散开,在空气中凝成个挑灯的小厮身影,正往各家摊位送浆水,动作与孙大姐分毫不差,手里的铜壶上还刻着“孙记”二字,与蓝褂老者食盒里的铜勺纹路相契。

胡荣星梳着垂挂髻,头上插着珍珠灯钗,手里提着个走马灯,灯壁上画着四姓合灶的场景:荣家少爷揉面、胡家小姐调酱、林家厨娘掌勺、秦家窑匠递碗,角落里还画着个添柴的丫鬟,正是孙大姐的太姥。“我妈说这叫‘传承灯’,得让小辈提着才照得亮味脉的来路。”她把走马灯挂在味脉树上的瞬间,灯影突然拉长,在树干上显出行小字:“味脉根在五家,灯影照见亲缘”。

二、灯影藏旧契

道袍中年人转动琉璃灯,灯壁上的画面突然变换,现出份模糊的契约,上面写着“汴梁林氏迁京,携味脉之术,与荣、胡、秦、孙共立煤市街”,落款年份是北宋熙宁年间,比光绪地契早了近千年。“你们以为味脉始于光绪?”他用指尖点着灯影里的林氏先祖,案上林晚星的缠藤刀突然震颤,刀身映出的道袍人身后,站着个披蓑衣的老者身影,正用类似的藤刀劈柴,动作与林晚星完全一致。

秦风往陶盏里添了勺桂花蜜,元宵汤里突然浮出片陶片,上面刻着的“秦”字边缘,泛着与道袍人琉璃灯相同的青光。“前儿清窑时发现的,原以为是残次品。”他话刚说完,琉璃灯突然“咔”地转了半圈,灯影在案上投出幅地图:汴梁的御街与北京的煤市街重合在一起,五个红点标注着五家先祖的摊位,其中林家摊位旁画着株藤树,与味脉树的轮廓分毫不差。

林晚星的缠藤刀突然划破萝卜灯,流出的汁液在案上聚成个“林”字,边缘还沾着些细小的陶土颗粒。“您到底是谁?”她刚要追问,道袍中年人突然举起琉璃灯,灯影里显出段往事:北宋时林家本是汴梁御厨,因战乱迁京,将中原味术与荣、胡、秦、孙四家技艺融合,才形成最初的味脉,而道袍人正是林家留在汴梁的分支后人。

“我是来补全味脉的。”道袍中年人从袖中取出卷竹简,上面用朱砂写着《林氏味经》,开篇便是“味无南北,术有传承,五家共脉,千载同源”。他往案上摆了道“灯影菜”:萝卜丝拌着五样东西——苏州的梅干菜、北京的黄酱、四川的花椒、陶土烧的香料、桂花蜜,拼在一起正好是“五家合味”四个字,其中陶土香料的纹路,与秦风胎记上的窑火轨迹完全吻合。

三、反转见真源

琉璃灯突然炸裂,碎片在案上拼出段被遗忘的历史:五家先祖并非偶然相聚,而是北宋时就约定共守味脉,林家是味术的开创者,荣家擅面、胡家擅酱、秦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749局迷案解密 幸福家园[无限] 徒儿你无敌了叶北辰周若妤 水银科技战记 [综英美]路人女主吃瓜日常 外星异种驯化手册[人外] 让你代管新兵连,全成兵王了秦扬王永发 穿越后,我在全班面前向警花表白 代码江湖 [综名著]小说家如何改变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