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火星那颗苍白而克制的太阳,再一次在赭红色的广袤大地上缓缓升起时,清冷的晨光洒落在远征队的营地,驱散了夜间的严寒。短暂的休整之后,远征队再次踏上征途,履带在火星尘埃中留下一道道坚定的印记。
出发之前,一真按照惯例,通过通讯频道尝试联系上远在数百公里外的塔尔西斯基地,希望能够获取最新的气象预报与后方指示,却还是没有成功建立稳定的连接,耳机里只传来令人沮丧的沙沙噪音与断断续续的杂波。
上一个补给站的留守队员们通过短波电台表示,他们会持续监听所有频段,如若收到了任何来自基地的讯息或信号,必定会在第一时间立即通知主力队伍,绝不耽搁。这种与后方失联的状态让西村一真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但作为指挥官,他必须保持镇定,不能让这种情绪影响到队员们的士气。
在远征的第三天中午时分,当火星的太阳升至天空最高点,远征队惊讶地发现,原本一成不变、单调重复的那些巨大沉积岩柱开始变得越来越稀少,逐渐从视野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开阔的地形。
峡谷两侧高耸的岩壁的颜色开始发生奇妙的变化,变得越发奇特而绚丽,呈现出令人目眩神迷、叹为观止的色彩分层现象,如同大自然这位伟大画家精心绘制的一幅巨型油画:
最底部是深紫近乎黑色的玄武岩基底,那是最古老的火山喷发物,坚硬而致密;往上叠加的是醒目的橙红色铁氧化物带,这是火星标志性颜色的来源,厚度达数十米;再往上是明亮耀眼的柠檬黄色硫磺沉积层,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最顶层则是惨白如骨的盐霜覆盖,像是为整座山壁戴上了一顶洁白的王冠,在风化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纹理。
午时的强烈阳光几乎垂直地直射进这片色彩艳丽、对比鲜明的峡谷深处,让每一层颜色都像是被内部光源点亮一般在闪闪发光,产生出一种超现实的视觉效果。
这景象像极了地球上雨后天晴时出现在天空中的七彩虹,只不过这里的并非我们熟悉的横向弧形纵列,而是违反常理地竖直排列镶嵌在岩壁上,形成了一道道垂直的色带,绵延数公里。
就在这令人沉醉的时刻,漫游车的中控台上突然弹出了黄色的提示信息,警示着某种异状。红外扫描显示,他们脚下的土地温度比周围环境高出十几度,这股异常的热量似乎正从某个深层源头涌出。
与此同时,气体检测仪在这片山谷中检测到了微量的甲烷与二氧化硫。所有的迹象都表明,他们应该是已经从之前那片死寂的沉积岩山谷,逐渐过渡进入了类似地球上黄石公园硫磺谷一样的地热活跃地带。
然而,到了下午时分,正当远征队稳步前进时,队伍中突然有两辆漫游车先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机械故障,一辆是左侧履带驱动系统出现异响并过热,另一辆则是导航系统频繁重启。
兴许是因为之前经历的那场猛烈沙暴与持续电磁干扰积累下来的隐患终于爆发,西村一真在评估了情况的严重性后,不得不谨慎地下令停止继续前进,命令全体人员就地扎营建立临时营地。他同时吩咐工程组的弟兄们辛苦一些,在补给站的建设完成后,争取加班加点,尽早完成漫游车的修理工作,确保远征队能够尽快恢复完整编制。
这一路上经历的种种奇趣见闻与前所未见的壮丽景观,从玻璃海的神秘光影到众神之指的巍峨石柱,从硫磺谷的绚丽色彩到干雪的奇妙降临,都让队员们对这片陌生而充满惊喜的红色大地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为了缓解长时间任务带来的压力,一真难得地特别批准了队员们提出的自由活动请求,允许大家在完成必要的职责后,可以有一些个人时间放松身心,不过出于安全考虑,他严格规定只能在队伍营地周围百米的安全范围内活动,不得擅自远离,并且必须时刻保持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