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同人 >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 第478章 中西医结合与医学人文

第478章 中西医结合与医学人文(2 / 3)

体力,患者康复更快。上海工部局医院(西医)曾统计:单纯西医治疗死亡率35%,中西医结合后降至22%。

再比如,葛瑞丝女士身边这口箱子里的牛痘。西医牛痘疫苗有效,但部分儿童接种后发热、因体质虚弱局部溃烂。中医用“透疹散”,含升麻、葛根,发汗排毒,配合“金银花露”清热,接种反应率从40%降至15%。

所以,两种医学不是敌人,而是‘前后院邻居’——西医解决‘急症、感染’,中医调理‘体质、恢复’,共同把病治好。

第二点,就是我们推行的“中西医结合”,是针对中国底层大众,如农民、码头工人、贫民,面临的三大医疗困境。

困境一是成本与可及性上“看不起病”。西医药品,如奎宁、注射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手术需消毒器械如酒精、纱布,在中国农村没有条件;医生集中在城市,偏远地区难覆盖。而恰在这个方面中医有优势:草药多为本地种植,如黄芪、甘草,成本低;针灸仅需银针,可重复使用;推拿、艾灸无需复杂设备,村医即可操作。所以,我们的解决方案是:西医培训村医掌握“基础消毒”,如煮沸器械,和“急救注射”,如破伤风抗毒素,中医传授“草药辨识”,如金银花治感冒,和“推拿手法”,如小儿积食。这些在我家乡的病例暂且不表,只拿我们此次航行的终点武汉的事例来说,此时汉口码头工人常因搬运受伤,西医用“碘酒消毒+绷带”处理外伤,中医用“活血止痛散”,含乳香、没药,外敷消肿,成本仅为纯西医治疗的1/3,工人更愿接受。

困境二是文化隔阂与心理认同。中国贫苦病人对于西医“信不过。诸位都知道,很多中国底层民众认为“洋人的药是妖术”,认为静脉注射是打“鬼针”,拒绝手术,怕“开膛破肚”;产妇宁可找稳婆接生,也不愿进医院,怕“血光冲喜”。而中医的优势在于它自身是本土文化的一部分——郎中穿长衫、说方言,药罐子在家家灶头,患者天然信任。例如,中医治“小儿惊风”,也就是癫痫发作时,用掐人中激穴位)+朱砂、黄连做的朱砂安神丸,家长觉得“孩子在‘叫魂’”,更愿配合。我们的解决方案是,西医医生穿中式服装如长衫,用方言解释“消毒是为了防‘邪气入体’”;中医郎中学习简单西医术语,如“细菌”“发炎”,解释“草药里的‘青霉素’,如黄连,能杀‘小虫子’”。比如,今年南京城南霍乱期间,西医传教士医生联合本地中医,在药铺门口摆“防疫摊”:西医测体温、打防疫针,中医用艾灸大椎穴、发黄芩、黄连熬制的“防疫汤”,民众排队领取,称“中西神仙一起保平安”,这个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听到这里,葛瑞丝点头表示确实如此。

王月生继续道:

“困境三是慢性病与康复管理上病患感觉西医“治不彻底”。因为西医对慢性病,如哮喘、风湿,缺乏长期调理手段,患者停药后易复发;术后康复依赖“静养”,无主动干预方法。中医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强调“治病求本”,如哮喘分“寒哮”“热哮”,用不同方剂,配合针灸、导引,如八段锦,改善体质;中药复方,如“六味地黄丸”,可调节免疫,减少复发。我们的结合方案是学习西医建立“慢性病档案”,记录症状、用药,中医制定“个性化调理方案”,如饮食禁忌、运动指导。还拿我们要去的汉口举例,汉口纺织厂女工长期接触冷水,多患风湿性关节炎,西医用“阿司匹林”止痛,中医用独活、桑寄生做的“独活寄生汤”祛湿,配合“艾灸关节”温通经络,患者复发率从60%降至30%”。

王月生看了看周围人的反应,继续道:

“医学是一门与活生生的人打交道的学科。我们不能把对象当做是可以任意施为的个体,必须强调医学的人文属性,用“文化共情”消除隔阂。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农民将军 古人看我玩原神 中国古代名人传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如何拯救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