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年上海铁匠日薪约0.1-0.2银元(约7-14元人民币),组装一辆人力车需3-5名铁匠耗时5-7天(含切割、弯曲、钻孔),人工成本约1.5-7银元(105-490元人民币);
木匠:车篷、座椅等木结构需木匠制作,日薪0.08-0.15银元(5.6-10.5元人民币),耗时2-3天,成本约0.16-0.45银元(11-31.5元人民币);
调试:需测试刹车、转向、承重,由有经验的工匠完成,成本约0.2-0.5银元(14-35元人民币)。
组装总人工成本:约1.8-8银元(126-560元人民币)。
2.工具与损耗
工具租赁:需租用铁匠风箱、铁砧、锯子等,成本约0.5-1银元(35-70元人民币);
材料损耗:切割、钻孔时的废料损耗,约占散件成本的5%-10%,即约13-40元(人民币)。
工具与损耗总成本:约18-110元人民币。
四、总成本估算(人民币)
现代散件生产成本260-400
生产适配改造成本50-100
组装人工成本126-560
工具与损耗18-110
总计454-1170人民币
日本原装人力车1900年售价约30-50日元,按当时汇率(1日元≈0.75银元)折合22.5-37.5银元。按2024年银价(1银元≈350元人民币)换算,约7875-元人民币。难怪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
总之,通过时空隧道将现代人力车散件运送至1900年的中国,若要求与日本原装车同等质量,总成本约为450-1200元人民币(2024年银价)。这一成本远低于1900年日本原装车的实际售价(约7800-元人民币)。需注意的是,1900年中国缺乏维护现代部件的能力(如橡胶轮胎老化、轴承润滑),实际使用寿命可能短于现代,但通过适应性改造(如实心轮胎、木楔刹车),仍能达到与日本原装车相当的短期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