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重新设计和接口开发工作。时间更加紧迫。
就在团队为能效比绞尽脑汁时,周景明带来了一个关于外部干扰的、令人不安的新发现。
“林小姐,我们反向追踪苏氏的侦察信号,有一个奇怪的发现。”周景明的全息投影眉头紧锁,“他们的一部分激发信号,其编码模式和目标频率,与沈啸提供的‘基石’‘环境情绪’编码,存在……微弱的相似性。”
林微光的心猛地一沉:“相似性?多大程度?”
“不是完全一致,更像是……某种简化版或者早期版本。”周景明调出频谱对比图,“而且,我们监测到,在沈啸向我们开放测试接口的同一时间段,城市范围内有几个未经标识的、能量特征奇特的节点也出现了短暂的活跃,其活跃模式,与苏氏的激发信号存在呼应。我们暂时将其命名为‘幽灵节点’。”
苏氏……“幽灵节点”……与“基石”编码的相似性……
这几个信息碎片组合在一起,指向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可能性——苏氏,或许并非对“基石”计划一无所知!他们可能通过某种渠道,获取了部分残缺的、早期的技术信息,并且正在利用“幽灵节点”进行自己的研究和干扰尝试!他们之前对实验室的侦察和激发,可能不仅仅是为了窃取“萤火”技术,更是在试探与“基石”相关的技术反应!
这个发现,让“基石”任务的竞争背景,瞬间蒙上了一层更加复杂和危险的阴影。
林微光立刻将这个发现,通过加密渠道汇报给了沈啸。这件事关乎“基石”计划本身的安全。
沈啸的回复快得惊人,内容也远超平时的简洁:
「信息已确认。‘幽灵节点’已被记录。专注你们自身的测试。此事,勿再外传,勿再深究。」
他的反应,没有惊讶,只有一种“已知悉”的冷静和明确的封锁指令。这反而让林微光更加确信,“基石”计划所处的环境,远比她想象的更复杂,水更深。沈啸及其背后的力量,显然知晓这些潜在竞争者的存在,甚至可能也在进行着某种层面的监控与博弈。
她压下心中的波澜,遵从指令,不再过问“幽灵节点”,将全部精力放回眼前的能效攻坚。
在“场域-建筑能源协同”的新思路下,团队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他们设计了精巧的算法,让场域像一张无形的网,捕捉空间内的余能,并开发了与常见楼宇自控系统的标准数据接口。虽然系统复杂度再次提升,但模拟测试中的能效数据开始飞速改善!
55%...58%...62%...
在“能耗比”测试截止前的最后时刻,团队提交的最终方案,在模拟环境中,将综合能效提升率推到了68.2%!惊险过关!
然而,还没来得及喘息,“极端环境稳定性”测试的模拟场景便接踵而至。
电网电压瞬间跌落30%……
强电磁脉冲覆盖……
模拟物理震动达到六级……
恶意数据流攻击控制端口……
实验室的警报灯一次次亮起,屏幕上的数据曲线剧烈抖动,甚至短暂中断。团队全员严阵以待,紧急处理着各种突发状况。系统多次逼近崩溃边缘,依靠着提前设计的冗余和快速恢复机制,才勉强撑过了一轮又一轮的冲击。
当最后一项“网络攻击”模拟结束,系统虽然性能下降,但核心功能依旧维持时,所有人都几乎虚脱。
沈啸的评估报告在测试结束后一小时内送达:
「‘能耗比’测试:通过。」
「‘极端环境稳定性’测试:基本通过,抗干扰能力有待加强。」
「综合评级:b+。」
「获得参与‘基石’第一阶段实地原型测试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