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长安多丽人 > 第406章 尽人事,听天命!

第406章 尽人事,听天命!(2 / 5)

她记得,新帝好像快要死了。

皇帝若在,革新派尚有倚仗。皇帝若有不测...

其他人她不熟,也没什么特殊的情感,可刘禹锡和柳宗元呢?

她该不该拉一把救一救?

看着对革新宏图有着无限憧憬的刘禹锡和柳宗元,刘绰只觉得喉咙发紧,舌尖泛苦。

她知道历史的洪流将奔向何方。

永贞革新如昙花一现,短短百余日后便将凋零。

宦官的反扑、旧臣的怨怼、藩镇的冷眼,以及最关键的——龙椅上那位病体支离、随时可能驾崩的新帝……

这一切都注定了这场急风骤雨式的改革难以成功。

等待刘禹锡、柳宗元这些核心成员的,绝非荣宠,而是漫长而残酷的贬谪生涯。

该怎么说才能让他们相信或接受呢?

这时候去说新政注定失败,不是兜头给人泼一盆冷水?

如果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会不会影响他们后续创作生涯中佳句名篇的问世?

毕竟,她最喜欢的《江雪》就是柳宗元在被贬永州的十年里所写。

“二十八叔,”刘绰寻了个间隙,将刘禹锡拉到一旁相对安静的廊下,声音压得极低,语气却格外郑重,“近日朝中风波诡谲,侄女有些浅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禹锡正沉浸在革新事业高歌猛进的兴奋中,闻言笑道:“绰绰何时变得如此吞吞吐吐?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语气轻松,显然并未意识到刘绰话中的担忧之意。

刘绰深吸一口气,字斟句酌:“高见谈不上。只是……侄女觉得,新政虽利国利民,确为大势所趋。然则,操之过急,树敌未免过广、过速。宦官、藩镇、乃至朝中诸多旧臣,其势盘根错节,非一日可摧。如今陛下龙体又……”

她适时停住,点到即止,“我是担心,诸位叔伯一腔热血,若锋芒太露,恐易折损。”

她不能直说皇帝快死了,新政马上就要完蛋。只能从策略和风险的角度委婉提醒。

刘禹锡闻言,脸上的笑容淡了些,眉头微蹙:“绰绰,我知你是好意。然则革新变法,岂能因惧惮旧势力而裹足不前?腐朽之物不除,新芽何以萌发?陛下信重,正是我辈奋力一搏之时!些许险阻,何足道哉!”

看着他眼中几乎能灼伤人的光芒,刘绰心里那句“你们会失败,会被贬到蛮荒之地十几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

她更不能说:二十八叔,请你安心被贬,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写出更多流传千古的名句。

世界文坛有多少璀璨的文学瑰宝,不是以作者半生的颠沛流离为代价?

可这话何其残忍,又何其荒谬。

“二十八叔,”刘绰的声音带上了一丝艰涩,“奋力一搏自是应当,但……或许亦可讲求些策略方法,步子稍稳一些,广结盟友,而非四面出击?譬如对待宦官,是否可分化拉拢,逐步削权,而非……”

刘禹锡摆了摆手,语气虽仍温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绰绰,你年纪尚轻,或更通经济实务,于这朝堂之上的波谲云诡见得还少。有些事,非黑即白,容不得骑墙妥协。阉宦祸国,藩镇割据,此乃大唐沉疴痼疾,非以猛药不能去!我等既蒙陛下信重,受托付之重,便早已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但求问心无愧,造福黎民,即便前路坎坷,亦九死不悔!”

他拍了拍刘绰的肩膀,反过来安慰她:“你的担忧,叔父知道了。放心,我等并非鲁莽之辈,自有分寸。你如今身兼重任,冰务、海运千头万绪,已是极难。剩下的事,自有我等担待。”

说完,他转身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铁马冰河肝胆照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被废三年后 大明补牙匠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