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的西境防线,寒风凛冽,却挡不住将士们训练的热情。火绳枪作坊内,炉火熊熊,工匠们正在日夜不休地锻造火绳枪。陈武站在作坊中央,手持一把刚锻造完成的火绳枪,仔细检查着枪身的纹路与枪管的光滑度。
“这火绳枪的枪管采用精铁锻造,经过三次淬火,强度远超传统铁器,射程可达两百步,装填速度比之前的原型机提升了两成。” 作坊总管老王上前禀报,脸上带着一丝自豪,“按照王爷的图纸,我们还在枪托处加装了木质护板,减少后坐力,提升射击精度。”
陈武点了点头,拿起火绳枪,走到作坊外的靶场。他熟练地装填火药、压实弹丸、点燃火绳,瞄准两百步外的靶心,扣动扳机。“砰!” 枪声响起,弹丸精准地命中靶心,穿透了靶纸。
“好枪!” 陈武赞叹道,“老王,加快生产速度,务必在一个月内完成五千支火绳枪的量产,装备西境守军。”
“属下遵令!” 老王躬身应道。
西境的守军,大多是经历过蛮族战争的老兵,战斗力强悍,但此前主要装备刀枪剑戟等冷兵器,面对骑兵冲锋时,往往伤亡惨重。火绳枪的列装,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
半个月后,首批两千支火绳枪制造完成,分发至西境守军的第一营。陈武亲自前往第一营,指导士兵们训练。训练场上,五百名士兵分成五十个小队,每个小队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军官带领,学习火绳枪的使用技巧。
“装填火药时,要注意用量,每支枪装填三钱火药,过多易炸膛,过少则射程不足!” 军官高声喊道,亲自示范装填动作,“点燃火绳后,要保持枪身稳定,瞄准靶心后再扣动扳机,切勿急躁!”
士兵们反复练习着装填、瞄准、射击的动作。起初,不少士兵因操作不熟练,出现了火药撒漏、火绳熄灭等问题,但在军官的耐心指导下,他们很快掌握了要领。
“接下来,我们学习‘三段射击法’!” 陈武走上训练场,高声说道,“将士兵分为三排,第一排射击完毕后,退至后排装填,第二排上前射击,第三排准备。如此循环,可保持持续的火力压制,有效应对骑兵冲锋!”
士兵们按照陈武的指令,分成三排。第一排士兵瞄准靶场的模拟骑兵靶,扣动扳机,“砰砰砰” 的枪声此起彼伏,模拟骑兵靶纷纷倒地。第一排士兵迅速退至后排装填,第二排士兵立刻上前,继续射击。整个过程井然有序,火力始终保持连贯。
“好!就这样练!” 陈武满意地说道,“每日训练四个时辰,务必在半个月内,让第一营的士兵熟练掌握火绳枪的使用与三段射击法!”
接下来的半个月,西境防线的训练场上,枪声日夜不息。士兵们的射击精度与装填速度不断提升,三段射击法也愈发熟练。第一营的成功,让其他营的士兵们羡慕不已,纷纷请求尽快列装火绳枪。
一个月后,五千支火绳枪全部制造完成,西境守军的五个营全部列装完毕。陈武组织了一场实战演练,模拟于阗国的骑兵进攻。
演练场上,两千名模拟骑兵(由步兵手持马形靶模拟)朝着守军阵地冲锋。守军按照三段射击法,分成三排,密集的枪声响起,模拟骑兵纷纷倒地。未等剩余的 “骑兵” 靠近,守军的长矛手便上前,与 “骑兵” 展开近战。整个演练过程,守军以极小的 “伤亡”,成功击退了 “骑兵” 的进攻。
“太好了!有了火绳枪,我们再也不怕于阗国的骑兵了!” 一名老兵兴奋地说道,手中紧紧握着心爱的火绳枪。
而此时,于阗国的探子,正潜伏在西境防线外的山林中,亲眼目睹了这场演练。探子看着守军熟练的三段射击,听着密集的枪声,心中充满了震惊。他原本以为,大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