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工艺粗糙,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火药成分比例不当、混合不均匀、提纯不够,都会导致性能不稳定。
“能看看你们的工艺流程记录吗?”
沈未央问道,语气专业得像是在实验室里讨论课题。
霍聿枭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他会问这个。
他走到书桌前,翻出一本粗糙的笔记递过去。
沈未央快翻阅着,上面是用毛笔记录的所谓“配方”
和大致步骤,充满了“少许”
、“适量”
、“看火候”
这种模糊的字眼。
他看得眉头直皱。
“问题很可能出在这里。”
沈未央指着记录,“原料纯度无法保证,配比全靠经验,混合手法没有标准,干燥过程受天气影响太大……任何一个环节的微小偏差,都会导致最终产品的性能天差地别。”
他抬起头,看向霍聿枭,眼神清澈而专注:“这不是某个人的问题,是整套生产体系的问题。
需要建立从原料检测、标准化配比、机械化混合到恒温干燥的一整套质量控制流程。”
霍聿枭深邃的目光落在沈未央脸上,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希冀。
他听不懂什么“质量控制流程”
,但他能听懂“体系问题”
,能看懂沈未央分析问题时那无比笃定和专业的眼神。
这个他原本视为“摆设”
和“样本”
的人,似乎真的藏着意想不到的能力。
“你有办法解决?”
霍聿枭的声音依旧低沉,但少了几分戾气,多了几分探究。
“理论上可以。”
沈未央没有把话说满,“但需要实地去看看,了解具体的设备和操作环境。
光靠这本笔记,不行。”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改变固有的生产习惯会遇到阻力。
需要你给予足够的授权。”
霍聿枭沉默了。
让一个刚进门、身份特殊的“人”
去插手核心的兵工厂事务?这听起来简直荒谬。
但……眼下厂里的老师傅们束手无策,从德国请的工程师要价高昂且远水解不了近渴。
他想起沈未央验毒时那套匪夷所思却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想起他谈论“科学”
时眼中的光芒。
风险与机遇并存。
片刻后,霍聿枭做出了决定。
他走到书桌后,拿起一张空白信笺,提起毛笔,龙飞凤舞地写了几行字,盖上自己的私印。
“秦穆!”
他扬声唤道。
秦穆应声而入。
霍聿枭将信笺递给他,目光却看向沈未央,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也隐含着一丝托付:“明天,你陪少夫人去一趟城东兵工厂。
持我的手令,厂内一切人员、设备,随他调阅查看。
若有阻挠者,军法处置!”
秦穆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但军人的天职让他立刻立正:“是!
督军!”
沈未央看着那张墨迹未干的手令,心中也涌起一股激荡。
这不仅仅是一次解决问题的机会,更是他在这个时代,用自己所学触碰现实、产生影响的第一步。
从书房出来,傍晚的风带着北地特有的凉意吹在脸上,沈未央却觉得心头火热。
霍聿枭将他送到书房门口,破天荒地没有立刻转身回去。
他看着沈未央清瘦的背影融入暮色,忽然开口,声音在晚风中显得有些模糊:
“沈未央。”
沈未央驻足回头。
霍聿枭看着他,眼神复杂,最终只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