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明码标价(3 / 5)

万石漕粮付诸一炬,实在是人神共愤!”

“唉!”陈绍叹了口气:“造孽啊!白的稻米,就这样烧了,朝廷粮饷又不到,我那些弟兄都三天吃不上饭了!”

这一点,谭稹没得说,因为陈绍率兵来平叛,确实是一粒米也没领到。

一码归一码,谭稹不是那种毫不讲理的人,今后也不是就不合作了。

即使他不点出来,谭稹也会补偿。

“军粮实在紧俏,不如这样吧,杭城被方腊所坏,百姓十不存一,府库内尚有一些‘供奉局’的字画、金银、珠宝,绍哥儿你拿去,想办法购买军粮,莫让将士们寒了心。”

“如此也好.”

陈绍知道,自己大概率是拿不到粮食的,给钱也行!

他还真没多少钱。

但他处在党项、蒙古、吐蕃、回鹘、契丹和中原之间,有钱就能变成物资。

杭州的士绅豪门、官员老爷,被方腊一顿乱杀。

被杀的那些人,再不能来追回家产,即使是有后人,这也是一笔糊涂帐,大概是要不回去的。

说破之后,两边彻底不藏着掖着了,大家都知道彼此是什么人,也不用顾虑面子。

谭稹直接拍手,把自己手下管账目的都叫了进来,这些都是陈绍的老朋友。

彼此心照不宣。

“杭州城有漕粮六百万石,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但是方腊放火焚烧之后.”

陈绍马上摆手,道:“这个我不管。”

谭稹脸色有点难看,挥了挥手,示意手下继续说,跳过方腊焚粮这件事。

账目官看了陈绍一眼,继续说道:“如今米价每石约2500文,六百万石,就算是一千五百万贯.”

说完,他看向陈绍,询问他同不同意。

其实大宋的粮价,也是这几年打仗太多升起来的,北宋初期(如端拱二年)因粮贱出现“斗米十文”极端低价,当今却因战乱通胀,粮价飞涨。

陈绍知道他往低报了,他自己来之前,早就算计好了,心里也有一根红线。

“都是熟人。”陈绍推了推眉心,“两千万吧。”

谭稹直接站了起来,这笔钱绝对要锱铢必较,因为朝廷如今最大的难题就是财计。

为此,甚至不惜要对禁军动手了。

这是很大的魄力,禁军的问题,历代皇帝宰相都知道,谁也不敢动。

也就赵佶和蔡京,一个是大宋开国以来君权最重的皇帝,一个是相权最重的宰相。

他俩才敢试一试。

“绍哥儿,不要狮子大开口。”

“那就一千八百万贯,我不是收钱,我自己还要买卖换算,左右都是些死人的东西,此番平叛,我可没问朝廷要一文钱!”

宇文虚中懵了

他有些疑心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这两边刚开始还说些冠冕堂皇的官话,遮掩着那些小心思,暗地里拉扯。

怎么一下子就彻底放开了讨价还价了。

如此大事,在他们嘴里,就如同集市上货郎与买家争吵一般。

思来想去,他的思绪落在陈绍那句‘都是熟人’上。

陈绍是胜捷军出身,或许这就是他们胜捷军内常态吧

宇文虚中自问绝对算得上忠君爱国,他一心为大宋江山社稷着想,但是为人并不迂腐。

什么事都追求光明正大,在他看来绝无可能,只要是对国家有益,他可以容忍一些腌臜算计。

就像这一次,若不是西北的陈绍率骑兵将乱民驱赶至杭州,一旦他们扩散开来,还不知道要耗费多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天启大明 剥夺金手指(清穿)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大明补牙匠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大宋第一女皇 双靥 反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