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封礼结束后的次日,接连传来好消息。
朱由校刚起身,王朝辅便匆匆入内奏报:兵工厂在火器改良上取得关键进展。
毕懋康已圆满完成所托任务。
流光神机箭的升级型号已然定型,仅需进一步调试便可投入使用。
佛郎机炮的新型号亦已完成多次试射,性能稳定,请求拨款投入大批量制造。
专为骑兵配备的神武自生火铳,首批两千支已经完工入库。
朱由校听后大悦。火器的精进与多样化,无疑将极大提升明军战力。
尤其是那新款流光神机箭,在他看来,足以扭转整个战场局势。
旧式流光神机箭以厢车推行,行军不便,装填繁琐,耗时良久。
尽管箭雨铺天盖地,但杀伤力终究有限,毕竟只是靠火箭推进的简易火具。
经过毕懋康融合后世兵器理念反复推演,新式神机箭已大不相同,爆炸范围更广,破坏力显着提升。
其目的明确:在中距离交战中,足以击穿建奴所披的三层重甲,填补明军在此类距离上的火力空白。
远程有火炮压制,近身有新型火铳应对,两者皆能有效克制敌方护甲。
这种改良后的火箭不仅威力增强,还具备轻便易携、装填迅速的优点。
设计上借鉴了虎蹲炮的结构特点,特别适合在山地、林间与盆地等地形复杂区域使用。
朱由校听罢大为满意,当即批准了毕懋康的奏请。
费用自然不会全由他一人承担,国库也需拨款支持。
此前清查南京赋税时,为了不彻底激怒官僚群体,朱由校做出妥协。
追回的钱粮收入与户部对半分配,以此换取地方财政官员的合作态度。
虽南京户部独立于京师体系之外,但名义上仍属同源,共享利益也在情理之中。
当程国祥见到司礼监派来的小太监,心中顿觉不安。
不出所料,又是要求支出数十万两白银的军费申请。
他毫不犹豫拒签文书,并亲自前往乾清宫面见皇帝。
开口便是四个字:国库无钱。
朱由校耐心劝导,提起前次追缴税款之事作为参照。
“你可曾想过,若非朕遣兵驻守南京,那些豪绅岂会吐出一文?”
程国祥岂会不知此理,可眼下灾情频发,陕西饥荒未平,山东流民四起,处处等着用钱。
户部银库早已捉襟见肘,每一分钱都关系民生社稷。
相较之下,军费投入这一年已极为可观,他认为应当暂且缓行。
内心深处,他也难脱文人惯性思维。
自幼习读儒家经典,对军队武夫始终存有几分疏离与偏见。
“难道你忘了萨尔浒之战的惨痛教训?”朱由校语气陡然加重。
程国祥一时怔住,原以为讨论的是财政调度,怎料话题突然转向战事。
皇帝目光锐利,继续说道:
“大明为何溃败?正是因长期忽视边疆防御,轻视军械整备,才酿成那场奇耻大辱。”
“大明集结宣府、大同、蓟州、辽东四镇兵力,七万余精兵,一役尽丧,耗费钱粮动辄百万两白银。”
“你身为户部主官,难道连这笔账都算不清?”
“如今不过支出二三十万两,等到将来,你可知晓还会烧掉多少?”
朱由校时常感到困惑,为何这个时代的文臣总看得如此之浅。
那些弊端他们并非不知晓,有些事甚至比他更清楚,却始终不愿正视,也不肯真正动手去改。
一番严厉训诫之后,他的语气没有半分退让。这笔银子,户部必须拨出。
程国祥最终低头,默认从国库调出二十万两,专用于兵工厂改良佛郎机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