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得多惨,跑得多狼狈,总能活下来。
连曹变蛟这般不要命的追击都能让他逃出生天,可见其命格确实不凡。
另一场大战则是松山之战。
当时明军被清军断粮包围,形势极其不利。
曹变蛟从玉田兵中挑选三千精骑,深夜直扑清军中军大帐,目标直指皇太极。
这一夜突袭,明军打得有声有色。
曹变蛟亲率骑兵左冲右杀,一路突破前营,直抵中军。
当时清军中军帐里,有近两千白甲兵和数旗精锐,都是两黄旗的主力,皇太极的贴身护卫。
其中白甲兵统领鳌拜,号称“满洲第一勇士”
。
可这位“第一勇士”
见到曹变蛟,竟不敢正面迎战,只能躲在阵后放箭。
曹变蛟在敌军中如入无人之境,但终因兵力悬殊,难以扩大战果,只能撤退。
就在他准备撤离时,皇太极竟亲自现身中军帐外。
曹变蛟一眼认出此人,立刻调头杀回。
只要斩了皇太极,胜负未可知。
他再次冲锋,不顾一切,清军精锐的防线被他硬生生撕开。
战马冲至皇太极面前,他挥刀欲斩。
一支冷箭突然射中他,皇太极借此机会后退数十步,身边白甲兵立刻将他团团围住。
曹变蛟的攻势被阻,只得再次撤出。
皇太极见其受伤,立刻下令务必击杀此人。
曹变蛟并未放弃,他看准清军防御的空隙,再度起冲击。
这次却没那么好运,在白甲兵围攻下身受重伤,鲜血直流。
三千精骑折损过半,斩杀皇太极已无可能,只能愤然突围。
此战曹变蛟在清军大营中三进三出,杀得敌军胆寒,如同当年赵子龙一般英勇。
曹变蛟因此被誉为“明末第一猛将”
,与叔父曹文诏合称“大小曹”
……曹文诏为“第一良将”
,曹变蛟则为“第一猛将”
。
曹变蛟曾以一己之力,几乎扭转过历史的走向。
倘若他当时真能斩下李自成,关内的流寇之乱恐怕早就平定了。
若他在松山之战中能取皇太极性命,这一场决定大明与满清命运的较量,胜负或许尚有转机。
毕竟满清除了皇太极之外,其余将领根本不是洪承畴的对手。
像多尔衮、多铎这类后来被称为大清名将之人,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多铎对付手无寸铁的百姓倒是得心应手,这份残忍,连他父亲努尔哈赤都望尘莫及。
难怪那位自诩“十全武功”
的乾隆会称他为战功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