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固然关键,但一支精锐骑兵的根本,还是在于战马的品质。
没有好马,就算骑士再强,也难以挥真正实力。
朱由校这次北征缴获了四万匹战马,眼下根本不缺马匹。
“那几万匹缴获的战马情况如何?”
王体乾立刻回答:
“回陛下,奴婢和李将军在后山临时设了个马场,安排了人日夜照料,马匹都安然无恙。”
朱由校满意地点头:
“嗯,那些都是好马,对我们至关重要。”
“等辅兵营的兵力补齐后,从里面挑出两万人,把这些战马交给他们练,先给他们找几个蒙古教头!”
“天启二年之前,这支部队要具备集结作战的能力,半年时间应该够了。
重点练马术,骑射不是重点!”
朱由校这话一出,众将全都露出疑惑神色。
骑兵不练骑射,还能练什么?
“陛下,骑兵最厉害的地方就是骑射,不练这个练什么?”
朱由校嘴角微微上扬,看着众人缓缓说道:
“因为朕马上就要有新式火器了,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骑射可以练,但不用像以前那样拼命练,照朕说的办就行。”
兵工厂的毕懋康刚刚送来好消息,自生火铳的研有了重大进展,新式火器很快就能面世。
等这两万人练成,再配上自生火铳和新手铳,不管是蒙古骑兵还是建奴重甲,到了火枪骑兵面前都不堪一击。
新手铳是朱由校专门为骑兵打造的,威力和射程不如别的火器,但胜在操作简单、携带方便。
提前把火药包填好,上了战场就能出其不意地干掉敌人。
比历史上那所谓的关宁铁骑和三眼铳强太多了。
接着他按照战功簿上的记录亲自任命了一批游击和千总,特别是辅兵营的军官,基本都是他点的名。
这些人都是一线拼杀出来的硬汉,让他们来带新兵最合适。
他要在最短时间内,把羽林军的气势带进辅兵营,让他们迅形成战力。
军队扩编,执法队也必须加强。
朱由校从北镇抚司和东厂抽调了一批缇骑和番子,又在军中挑选了一批忠诚正直的人,将执法队扩充到将近两千人。
朱由校一直忙到下午,新的编制和规划才算敲定。
趁着天还没黑,他又去军营和训练场巡视了一圈。
来到骁骑营的马场时,朱由校看到一个孩子正在模仿骑兵冲锋,手里拿着一把木刀挥舞。
他停下脚步,皱眉问道:
“这孩子是谁?”
后面的曹文诏立刻上前跪下答道:
“回陛下,这是臣的侄儿,因为家里原因,一直跟着臣在军中长大。”
曹文诏语气中带着几分忐忑。
朱由校却陷入了沉思。
曹文诏的侄儿?
该不会就是那个“明末第一猛将”
的曹变蛟吧?
他心中一动,差点把这个人给忘了。
此人可不是一个“猛”
字能概括的。
崇祯年间,大明江山风雨飘摇。
曹变蛟作为那个时代最能打的将领之一,几乎成了军中的旗帜。
他打仗不要命,常带着一小队精锐骑兵,直接冲进敌军主力阵中,敌军根本拦不住,往往被打得溃不成军。
他一生最出名的两场仗,一场是镇压李自成。
因叔父曹文诏死于流寇之手,他对这些乱军恨之入骨。
有一回重创李自成,对方仓皇逃窜。
为了给叔父报仇,曹变蛟连续二十七天不卸甲,追得李自成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可李自成命硬得离谱,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