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正因为是赌,朕只能给你五千步军驻守此城。
这里是我军后勤重地,责任重大。”
“若林丹汗真率大军来袭,你记住,必须坚守待援。
鞑子多为骑兵,缺乏攻城器械,哪怕数万大军围城,只要你守在城中,守住十日不在话下。”
“臣明白,遵旨。”
朱由校再次环顾四周:
“还有谁愿站出来?”
众将依旧沉默。
王在晋上前一步:
“陛下,臣以为兵部右侍郎杨嗣昌可担此重任。”
一旁的陈奇谕立刻追问:
“辅臣为何如此认为?”
杨嗣昌是朱由校亲自提拔起来的,越级连升数级,朝中对他知之甚少。
不说他是否懂得军事,就是过往的政绩,也实在拿不出手。
“王爱卿所言正合朕心!”
“陈爱卿,杨嗣昌眼下虽无显赫功劳,但此人朕了解,唯有他能担此重任。”
陈奇谕不好再争辩。
自从陛下登基以来,用人眼光从未出错,就连“动手”
的决定,也从没冤枉过人,全是对那些贪官污吏下手,仿佛真有神助。
杨嗣昌低声回应:
“陛下,臣恐怕难以胜任。”
“这一战至关重要,若辜负圣恩,臣万死难辞其咎。”
此时的杨嗣昌年仅三十出头。
在那个时代,对多数士大夫而言,仍属“年轻人”
,毕竟仕途才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