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打败的军队,却死在了同为明军的同胞手里,实在讽刺。
试问,这样的官僚还能指望他们做什么?国家不亡,反倒成了奇迹。
更别提指望这些人拨款研究火器。
他们没把武器当废铁变卖换银子,已经算是守规矩了。
这也是为何明军装备日渐落后的原因。
除了洪武、永乐时期,之后无论是皇帝还是重臣,没人真正重视火器。
这次朱由校命兵工厂打造的火绳枪,正是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打得日本人魂飞魄散的拐子铳与迅雷铳。
拐子铳是一种带曲柄的连火绳枪,装填方式类似佛郎机炮,可连续射三次,最大射程一百五十米,有效射程约百步,想要穿透重甲,敌人至少得冲到六十步以内才行。
但面对那些铁甲稀少的蒙古骑兵,拐子铳几乎就是战场主宰。
迅雷铳则是多管火器,一人前撑枪身作支架,另一人负责射击,一杆枪最多可达十八管弹道,明军常用跪姿列队齐射,火力连绵不断,对于冲锋的敌军来说简直是噩梦。
在朝鲜战争中,倭寇已经用一次次的冲锋验证了这一点。
即便敌人近身,迅雷铳也能当作长矛使用,继续作战。
朱由校之所以优先打造这两类火器,是因为它们比其他火器更容易升级。
等到燧枪技术成熟,直接更换燧石击装置即可,不至于很快淘汰。
除此之外,朱由校还制造了五百杆重型火绳枪,单管射,重达二十多斤,装药一两二钱,专门用来击穿重甲。
只要在八十步之内,一枪便可破甲。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
这类枪支太重,不便携带,填装又费时费力。
虽然威力不小,但最多也就打三枪,敌人便能冲到面前。
朱由校深知兵凶战危,宁可多做准备,也要做到有备无患。
朱由校拿着一杆拐子铳,递给张之极道:
“若时间紧张,重型火绳枪可以暂缓制造,优先生产流光神机箭和拐子铳、迅雷铳这两类火绳枪!”
兵部仓库里堆满了老式火绳枪,别说别的地方,单是原来的京营火枪,清点之后仍有六七百支尚可使用。
朱由校真正缺的是像拐子铳这种精度高、威力大的轻型火绳枪。
张之极低头应道:
“陛下安心,火器方面不会有太大问题,三月十日前,五千杆火绳枪和一百座流光神机箭一定完成。”
“最好如此,等这批装备造好后,抽调一部分人去协助毕爱卿研新型火器,无论缺人还是缺钱,都要全力保障,若不够,及时上报。”
未来的军队建设与科技展必以火器和工业为核心,但目前局势所限,只能用传统方式训练一支精锐部队,先稳住局面再说。
王朝辅上前拱手道:
“皇爷,魏忠贤派人来报,京城局势不稳,东林派官员正暗中议事,国子监的士子也大多参与,看起来是要一起到午门跪谏!”
“为了什么事?”
“似乎是因皇爷前几日任命宋先生为工部尚书,引起士人不满。”
朱由校清楚这些人迟早会借题挥。
他们嘴上怕死,但只要找个体面的由头,照样敢跳出来闹事。
“瑞征,你现在就去军营,调两千兵马入城,告诉魏忠贤和许显纯,让他们把手下人手全部撒出去,盯紧那些人,这次朕要一网打尽!”
大军即将出征,朱由校绝不容许京师出现任何动荡。
他可不想再来一次“土木堡之变”
或“落水事件”
。
等马祥麟在军营集合好将士后,朱由校也骑马返回皇宫,两千兵士驻守宫外,他倒要看看这些文臣能翻起多大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