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城的夜,比江城更深,灯火也更璀璨。
林渊从省委大院出来时,东方的天际已泛起一丝鱼肚白。他没有停留,连夜驱车返回江城。一路上,他没有合眼,脑子里反复推演着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每一种变故。
他此行,递交的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更是一份投名状,一份将江城官场这潭死水彻底搅动的决心。
省纪委书记叶振邦,那位以铁腕着称的老人,在看完所有材料后,只说了四个字:“触目惊心。”
然后,他当着林渊和钱振华的面,亲自拨通了三个电话。
这三个电话,分别打给了省公安厅厅长、省检察院检察长,以及省委组织部部长。
一张由省级强力部门联手编织的、名为“9.12联合专案组”的天罗地网,在那个寂静的黎明,无声地撒向了尚在睡梦中的江城。
风暴的降临,往往不是伴随着雷鸣,而是始于一种诡异的寂静。
江城市,北城分局。
分局局长张德胜,赵凤年的心腹干将之一,正唾沫横飞地主持着晨会。他刚刚在会上痛斥了某些干警的懒散作风,强调要向“积劳成疾”的赵局长学习,正说到慷慨激昂处,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了。
两名穿着深色夹克、气质沉稳的中年男人,一言不发地走了进来。
会议室里的声音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两个不速之客身上。他们不认识这两人,但能从他们身上,嗅到一种来自更高级别权力的、令人心悸的气息。
“哪位是张德胜同志?”其中一人开口,声音平淡,却让整个会议室的温度都降了几分。
张德胜的眼皮猛地一跳,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他的心脏。他强作镇定地站起身:“我就是。请问两位是……”
为首的男人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份红头文件,在他面前展开。文件上那枚鲜红的、带着国徽的印章,像一块烙铁,烫得张德胜的眼睛生疼。
“省纪委监委,‘9.12’专案组。”男人言简意赅,“张德胜同志,有些情况需要你配合我们调查。请你跟我们走一趟吧。”
没有“双规”的字眼,没有冰冷的手铐,甚至连语气都算得上客气。
但张德胜的脸,却在一瞬间变得惨白。他知道,完了。
他下意识地想去摸口袋里的手机,想给某个人发一条信息。但另一名男人的手,已经不动声色地按在了他的肩膀上,那力道,沉稳如山。
“张局长,请吧。别让大家为难。”
在整个分局几十名干警死一般沉寂的注视下,张德胜,这位平日里颐指气使、说一不二的分局局长,像一只被掐住了脖子的公鸡,失魂落魄地跟着那两人,走出了会议室。
从他被带走到会议室的门重新关上,整个过程,不超过三分钟。
无声的抓捕,才是最极致的震慑。
同样的一幕,在江城市的各个角落,悄然上演。
市财政局,负责政法口经费划拨的副处长,正在给自己的情人打电话,约好晚上的烛光晚餐。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他还没来得及说“进来”,门已经开了。
市交警支队,主管车辆采购和维修的副支队长,刚刚签完一份金额虚高了百分之三十的合同。他端起茶杯,心满意足地准备喝一口,却看到两个陌生人,已经站在了他的办公桌前。
城南的一家高档会所里,赵凤年的一个“生意伙伴”,正左拥右抱地打着麻将。突然,包厢的门被踹开,一群荷枪实弹的特警冲了进来,黑洞洞的枪口让他手里的“杠上开花”,直接掉在了地上。
……
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以一种外科手术般的精准度,飞速地收紧。每一个被带走的人,都是赵凤年关系网上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