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能反过来查你。
这种人,当个活档案供着就得了。”
活档案……
林渊咀嚼着这三个字,心里却是一片雪亮。
这些在他听来刺耳的抱怨和鄙夷,恰恰印证了【慧眼识珠】系统给出的判断:坚毅,耿直,不善变通,极度执拗。
在这些老油条眼里,这些是致命的缺点,是混迹官场的绊脚石。
但在林渊看来,这恰恰是一把利刃最宝贵的品质——宁折不弯。
吃完饭,林渊没有直接回信访室,而是绕了个路,上了四楼。
第一纪检监察室就在走廊的尽头。
他放慢脚步,装作路过的样子,目光不经意地朝那间敞着门的大办公室里扫去。
办公室里,大部分人都已经吃完饭回来了,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闲聊,或者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整个空间里弥漫着一种午后特有的慵懒。
只有一个角落,与这片慵懒格格不入。
那是一张被文件和卷宗堆得像座小山的办公桌,桌子的主人几乎被埋在了文件后面。
他戴着一副老旧的黑框眼镜,镜片很厚,正弓着背,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拿着笔,在一份泛黄的案卷上专注地比对着什么。
他的全部世界,仿佛就浓缩在那一小片被放大镜照亮的纸页上。
走廊里的脚步声,办公室里的谈笑声,都无法在他的世界里投下半点涟漪。
他就是石磊。
林渊的脚步停顿了半秒。
照片上的石磊,平平无奇,甚至有些落寞。
而眼前的石磊,却像一块正在被自身重量不断压缩的碳,沉默,坚硬,内部蕴藏着惊人的能量。
就在这时,一个地中海型的中年男人,端着茶杯,晃晃悠悠地走到石磊桌前。
他正是第一纪检监察室的主任,赵毅。
“老石,下午的室务会,你准备一下,把城东那个违规报销的案子过一下。”
赵毅居高临下地说道,语气平淡。
石磊头也没抬,声音从文件堆里传出来,有些沉闷:“赵主任,那个案子还不能上会。”
赵毅的眉头皱了起来:“为什么不能?事实基本清楚了,当事人也认了,早点结案,我们室的季度考评也能好看点。”
“不行。”
石磊终于抬起了头,他推了推眼镜,目光透过厚厚的镜片,直视着赵毅,“当事人虽然承认违规报销,但他账目里有一笔五万块的‘咨询费’,流向了空壳公司。
我查了工商注册信息,那家公司的法人,是他妻子的表弟。
这可能不是简单的违纪,而是涉嫌套取公款,转移资产。”
赵毅的脸色沉了下来:“老石,你是不是查案查糊涂了?我们办的是违纪案,不是刑事案!
你把范围扩那么大干什么?真查出问题,移交检察院,功劳算谁的?我们几个月的工作全白费了!”
“办案,不是为了功劳。”
石磊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像钉子一样,砸在办公室的地板上,“是为了查清事实。
只要有疑点,就不能轻易放过。”
“你!”
赵毅被顶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他指着石磊,手指都在抖,“你这是在质疑我的决定?我告诉你,这个案子,下午必须上会!
这是命令!”
整个办公室的空气都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小小的角落。
面对主任的怒火,石磊只是平静地将放大镜放下,拿起桌上的一本《纪律处分条例》,翻到其中一页,递了过去。
“赵主任,根据条例第七十三条第三款,对审查中现的涉嫌其他违法犯罪问题线索,应当及时移送有关国家机关。
我们现在是‘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