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声音。
整个过程,充满了戏剧性。
最终,测试结果出来了。
依据“号子声谱+扫帚反馈”
进行预判的那一组,竟然准确地识别出了两处沉降风险点!
而依据传统勘探报告作业的那一组,却完全遗漏了这两个风险点!
地质勘测院的院长,当场傻眼。
他怎么也想不到,一盘老磁带,几把破扫帚,竟然能比最先进的仪器还管用!
“我……我们可以不信故事,但……不能无视数据!”
院长激动地说道。
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
于佳佳看着手中的报告,长舒了一口气。
这场关于城市记忆的保卫战,她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于佳佳转身走回办公室,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语气平静而坚定:
“准备一下,通知下去,后天项目听证会,照常进行。”
听证会,那可是正儿八经的战场,各路神仙都得亮出真家伙。
赵小满这闷葫芦,今天也得出山了。
他站在话筒前,手心里全是汗,深吸一口气,按下播放键。
老旧的磁带出“吱吱呀呀”
的声响,仿佛时光倒流。
紧接着,风雪的呼啸声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寒冬腊月的施工现场。
突然,一个沙哑却充满力量的声音响起:“记住啊,管线不是冷冰冰的铁,它通着万家灯火。
咱们修的不是地,是人心。”
这句带着浓重口音的话,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击中了在场所有人的内心。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变得小心翼翼。
就在这时,仿佛为了应和赵工的话,会议室的空调突然“嘎”
一声停机了。
紧接着,送风管道里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哼唱,那声音低沉而悠扬,像古老的歌谣,又像无声的叹息。
所有人静默了,大气不敢出一口。
是幻觉吗?还是这片土地在回应?
姚小波扭头看向赵小满,现他紧紧攥着那只空陶罐,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于佳佳递过去一个眼神,赵小满攥着陶罐的手更紧了。
“谁在唱歌?”
有人打破了沉默,颤巍巍地问道。
会议室里,空气仿佛凝固。
新规委的专家们面面相觑,眼神复杂。
《城市基础设施技忆管理条例》草案,这名字听着就玄乎。
要不是上面压着,谁愿意在这儿听一个破搞档案的,扯什么“人文感知附件”
?
“跳大神?”
果然,反对派坐不住了,市规委的刘处长阴阳怪气地开了口,“我说王主任,您这搞得,以后竣工典礼是不是还得请个萨满来跳跳大神,问问地基舒不舒服啊?”
一片低笑声响起,带着几分戏谑。
王建国,市规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体制内的改革派,向来以敢想敢干着称。
面对嘲讽,他却出奇地平静,镜片后的目光,闪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
“刘处长说笑了,”
王建国淡淡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人文感知,不是迷信,是科学。
今天,我请郑总工给大家放一段视频,看完大家再评判。”
郑卫东,城建集团项目总工,典型的技术官僚,向来务实,但这次,他却站在了王建国这边。
他点了点头,示意工作人员播放视频。
大屏幕亮起,画面有些晃动,像是手持设备拍摄的。
昏暗的地铁隧道里,赵小满的身影出现在镜头中。
他穿着满是油污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