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偷偷摸摸地跑到于佳佳面前,递给她一张纸条:“那个……能不能……留个备份?我们想研究一下。”
于佳佳接过纸条,看了一眼上面的邮箱地址,嘴角微微上扬。
“看来,还是有人懂行的嘛。”
她心想。
与此同时,远在另一头的林小满,也遇到了麻烦。
她收到了来自国家图书馆的回函,上面写着:“您所提交的城市声音素材,由于缺乏元数据支持,暂无法归档。”
林小满看着回函,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她知道,图书馆要的是标准化的、可检索的数据,而她记录的,却是城市最真实、最鲜活的脉动。
“难道,真实的声音,反而不被需要吗?”
她自问道。
她没有回复图书馆的回函,而是转头联系了十三月唱片的创始人,卢中强。
“卢老师,我想做一张关于城市共振的原声黑胶。”
林小满在电话里说道。
“哦?有点意思。”
卢中强在那头笑了笑,“说说你的想法。”
几天后,林小满带着专业的录音设备,来到了丙三段的地下管廊。
她没有架设麦克风,也没有摆弄各种复杂的仪器,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闭上眼睛,感受着周围的一切。
风穿过管廊的呜咽声,远处传来的敲击声,还有地面上行人脚步形成的天然复调……
十分钟后,她睁开了眼睛,对身边的录音师说道:“可以了,我们回去吧。”
回放录音时,所有人都被这段未经修饰的声音所震撼。
“太真实了……”
卢中强感叹道,“这就是城市的声音啊!”
“就这个,”
林小满说道,“别修音,原汁原味地刻录。”
母带刻录完成的当晚,林小满接到了国家图书馆的电话。
“林女士,我们想重新评估您提交的那份硬盘……”
吴小雨最近有点烦。
在市职高市政工程专业的实训课上,老师要求他们用建筑信息模型(bi)建模软件,精确还原历史街区的地基结构。
吴小雨按照老师的要求,导入了实测数据。
但是,当她看到那些因为年代久远而微微倾斜的地砖时,却犯了难。
如果按照标准流程,她应该将这些倾斜的数据修正,让模型看起来更加“完美”
。
但是,她总觉得这些倾斜的地砖,才是这个街区真正的灵魂。
于是,她决定保留这些倾斜的参数,不做任何修正。
结果,系统开始疯狂报错,提示“几何异常”
。
老师也批评她:“吴小雨,你这是什么态度?让你建模,不是让你搞破坏!”
吴小雨没有辩解,只是默默地坚持自己的做法。
期末展示时,所有同学的模型都完美无瑕,看起来就像是崭新的建筑一样。
只有吴小雨的模型,歪歪扭扭,充满了瑕疵。
但是,当模拟地震波传来时,奇迹生了。
其他同学的模型,整体晃动,眼看就要坍塌。
唯有吴小雨的模型,通过局部微调,巧妙地分散了能量,最终稳住了结构。
教授沉默良久,走到吴小雨面前,低声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吴小雨抬起头,平静地说道:“路教的。”
赵工最近有点失落。
他现巷口老王家晾衣服的铁钩,不再出清脆的回音了。
他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老王为了美观,把晾衣架换成了塑钢的。
赵工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回到家,吃完晚饭后,拎着半袋沙子出门。
他在自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