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在主殿坐下,朱笔还没蘸稳,传令兵就冲了进来。
“启禀摄政王!
北境八百里加急——龙脊岭地脉异动,山体裂开一道深谷,谷底有古钟自鸣,声震百里!
当地百姓称,每响一次,就有牲畜暴毙,孩童昏睡不醒!”
他单膝跪地,声音压得低,却字字像钉子往人耳朵里敲。
我眼皮都没抬,只把手里那份《边防粮草调度册》翻了个面,顺手批了两个字:查办。
“派去探谷的修士,回来了几个?”
我问。
“一个都没回来,大人。”
我点点头,继续翻下一份奏章。
纸页窸窣作响,像是有人在背后悄悄翻动命运的牌。
笔尖顿了顿,我在页脚添了一句批注:带糖画去,小孩子怕黑。
传令兵愣了一下,低头看了看自己手里的卷宗,又抬头看我,欲言又止。
“怎么?觉得我不务正业?”
我把笔搁下,抬眼看他,“死人归阴司管,活人归我管。
要是连哭都不敢哭的孩子都安抚不了,还谈什么镇邪?”
他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低头应了声:“是。”
我靠回椅背,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乾坤袋边缘。
里面奶茶粉还剩半包,手机壳早被王嬷嬷当护身符缝进了内衬。
这会儿摸着,倒是有点硌手。
但更硌的是心里那股劲儿。
从冷宫爬出来到现在,封号、权柄、凤袍金匾,一样没少。
可越是风光,越觉得脚下这片地,像踩在薄冰上。
龙脊岭……地图上的第二个红点。
母后留下的那句“凤凰泣血,真龙睁眼”
,我一直没参透。
可晶核刚才那一震,不像警告,倒像是认亲。
我抽出北境总报,一页页翻过去。
灾情记录、灵脉波动图、百姓口述异象……全都对得上,偏偏哪里都不对劲。
比如那口钟。
画得挺详细,歪歪扭扭的符文绕着钟身盘了七圈,最后一行小字写着:钟鸣第三日,天现血云,有黑影自谷中升起,形如巨蛇,目如赤月。
我盯着那“赤月”
两字看了三息,忽然笑出声。
“离谱!
退退退!”
我脱口而出。
“叮——梗力值+1,当前进度条:87。”
金纹一闪而过,护盾没开,但胸口那颗晶核热了一瞬。
不是错觉。
这破钟,跟我有共鸣。
正想着,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比刚才那个传令兵沉得多。
我抬头,看见个穿灰袍的老头被侍卫领进来,手里拄着根乌木杖,杖头雕着个闭眼的虎头。
“这位是北境灵讯堂的陈老探脉师,”
侍卫低声通报,“专精地脉异动,三十年前曾勘破西漠沙眼阵。”
老头拱手行礼,动作慢,但腰板挺直:“摄政王安好。
老朽刚从边境赶回,路上遇了三拨迷路的商队,都说夜里听见钟声,醒来就丢了牲口,孩子也不省人事。”
我示意他坐下:“说重点。”
“重点就是——那钟不该响。”
他坐下了,却不肯放松,“龙脊岭的地脉,是锁龙脊,三百年前大周太祖亲手布的镇龙局,压着一条未化形的山蛟。
那钟若真是古物,早该被地气磨成粉了,哪还能自己蹦出来敲?”
我挑眉:“所以你是说,有人把它放进去的?”
“不止是放。”
他摇头,“是喂。”
“喂?”
“用活人血肉养钟。”
他声音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