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好一会儿,正盼着呢,没想到你们正好回来。”两人听了,像从梦里醒过来一样,更感叹仙家手段的奇妙。
随即,她们就跟着林之洋下山上了船,放下包袱,见过吕氏和婉如;乳母帮她们摘了帽兜,脱下箭衣。喘过气来后,小山才把“遇到樵夫,接到父亲的信,嘱咐自己回去参加考试,等中了才女,才能见面”的事说了一遍。林之洋看完信,就高兴地说:“你爹说等你中了再见面,顶多再过一年,就能见着了。”小山说:“话是这么说,可怎么知道父亲不是骗我呢?而且海外又没有方便的船,怎么能回乡呢?”林之洋听了,生怕小山又要上山,便赶紧说:“依我看,这话肯定不是骗你,他要是打定主意不回家,干嘛给你寄信?外甥女尽管放心!这路我常来贩货,以后你考完了,你父亲要是还不回家,我们再一起来;现在早点回去,也免得你母亲在家牵挂。”小山听了,觉得正合心意,心里暗暗高兴,就故意说:“既然舅舅答应以后还能一起来,我也不必急在这一时,就听舅舅的,先回去,以后再做打算。”林之洋点头说:“外甥女这话才对,你父亲信里让你改名叫‘闺臣’,肯定有他的道理,以后就得改过来,才不辜负你父亲的心意。”又对婉如说:“以后叫她闺臣姐姐,别叫小山姐姐了。”接着就张罗着开船。唐闺臣把信收了起来。吕氏见闺臣愿意回岭南,也很高兴,就忙说:“这次赶紧回去,不光你母亲能放心,考才女也是件大事。你要是中了才女,你父母脸上有光就不用说了,我们在亲友面前也觉得体面。要是能带着若花、婉如一起中了,那就更好了。”
大家一路闲聊。闺臣和若花姐妹俩,每天都用功学习诗赋。闺臣还抽空用别的纸把泣红亭的碑记抄了下来,因为原来的蕉叶残缺了,就把它包好沉进了海里。她又把抄好的碑记给婉如看,婉如也是一个字都不认识。因此闺臣更觉得要好好珍藏,心里暗暗想:“这碑记虽然到了我手里,但上面写的都是未来的事,没法知道详细情况,必须等一百多年后,把这一百人的一生经历,和这碑记仔细对照研究,才能一一弄明白。不知道将来能不能遇到有缘人?要是能遇到个文人,把这些事写成一部野史,也是千古佳话。”说着正要放进箱子里,只见婉如养的那只白猿走过来,把碑记拿在手里,好像在看的样子。闺臣笑着说:“我看你常常凝神养性,不吃凡间东西,虽然有点门道,但这上面的事,你怎么能懂呢,还拿着看?现在我要把这碑记交给有缘人,你能替我完成这大事吗?大概再修几百年,等你得道了,说不定就行啦。”
一边说笑,闺臣把碑记夺过来放进了箱子里。因为跟白猿逗乐,忽然想起了那匹驳马,就马上写了个良马牌位,供在船上,每天早晚都烧香祭拜。
这回一路顺风,时间过得很快。这天到了两面国,突然起了风暴,船只好收进港口。林之洋说:“我在海外,就算女儿国把我折腾得够呛,我也不怕,就怕这两面国。他们那‘浩然巾’底下藏着一张坏脸,本来就难防备,还厚着脸皮讹人钱财。”闺臣问:“他们怎么讹人啊?”林之洋就把上次在这儿遇到强盗,多亏徐丽蓉兄妹相救的事讲了一遍。
若花说:“前年既然出了这种事,父亲可不能大意。到了晚上,大家都别睡,让水手们多带鸟枪来回巡逻打更,父亲也时不时去巡查,一切都小心点,才能放心。”林之洋连连点头,马上就到外面告诉了众人。到了傍晚,船上前后的梆铃声响个不停,多九公和林之洋也时不时出来巡查。
天快亮的时候,风暴停了,正准备开船,忽然有无数小船像蜜蜂一样涌过来,把大船团团围住了,只听枪炮声一片响。船上的人被这阵仗吓得连鸟枪都不敢放了。很快就有不少强盗跳上了大船。为首的一个大盗走进中舱,在上首坐下,旁边站着几个人,都拿着大刀,个个戴着浩然巾,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