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逼宫(2 / 3)

得水泄不通。

奉天殿内,气氛凝重如铁。

姚广孝与魏征、张仪、和珅、陈平等内阁成员交换了一个眼神,微微颔首。随即,文武百官被“请”至大殿,太后与小皇帝亦被“恭迎”临朝。

太后牵着小皇帝的手,刚步入大殿,便觉一股寒意扑面而来。昔日熟悉的羽林卫踪影全无,殿外殿内,尽是甲胄森严的黑云骑士兵。门口那几员悍将,目光冷冽,如刀似剑,毫无臣子之礼。

强压心头惊惧,太后于珠帘后坐定,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众卿家紧急觐见,所为何事?可是……摄政王回京了?”

姚广孝手持玉笏,率先出班,他步履沉稳,声调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大殿每一个角落:“回太后,摄政王已奉天命,凯旋还朝,如今正在京中整饬军政,不日便将入宫觐见。”

太后闻言,心头猛地一沉,强自镇定道:“既已回京,为何不即刻入宫述职?整饬军政?京师重地,自有法度,何须他私自调兵!”

陈平紧接着迈出一步,语气看似平和,却暗藏机锋:“太后明鉴。正因京师重地,关乎国本,才不得不慎。前番太后轻信顾宪成、徐元直等腐儒谗言,在王爷为国征战、鞍马劳顿之际,不仅不行封赏,反下诏罢免其兵权,召其回京问罪。此等自毁长城之举,岂非寒了天下将士之心?若非王爷在军中尚有几分威望,恐今日之京城,已生不忍言之祸乱!”

“陈平!你放肆!”太后气得指尖发颤,“哀家乃一国太后,皇帝之母!处置臣子,自有哀家的道理!霍无忌拥兵自重,权倾朝野,朝野上下非议不断,哀家岂能坐视不理?尔等食君之禄,不思报效君恩,反倒为权臣张目,是何道理!”

一直沉默的魏征此刻昂然出列,他面容刚毅,声音洪亮,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正气:“太后!臣等正是为报效君恩,为保大夏江山社稷,才不得不在此直言进谏!”

他目光如电,扫过殿上那些面露惧色的官员,最终定格在珠帘之后:“敢问太后,如今天下是何光景?四方烽烟未靖,唐国李世民虎视眈眈,国内流寇时有发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陛下冲龄,未能亲政,太后虽垂帘,然妇道人家,深处宫闱,如何能尽知天下兵马钱粮之要务,如何能明辨边疆将帅之忠奸?前番听信谗言,罢黜栋梁,已是明证!”

“魏征!你……你竟敢指责哀家!”太后又惊又怒。

“臣不敢指责,臣只陈述事实!”魏征毫不退让,声音愈发激昂,“反观摄政王霍无忌!自其执掌权柄以来,东征西讨,平定叛乱,抵御外侮,使得我大夏危而复安!其麾下将士用命,百姓虽未必知其名,却得其保境安民之实利!试问太后,若无王爷力挽狂澜,今日之朝堂,安能如此‘平静’?王爷之功,可比日月!其威望,非在庙堂之高,而在士卒百姓之心!太后欲以莫须有之罪加于其身,岂非自绝于天下?”

和珅此时也笑眯眯地站了出来,语气圆滑,却字字诛心:“太后娘娘,魏大人话虽直了些,却是老成谋国之见啊。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王爷携不世之功返京,六十万精锐之师陈兵京畿,军心民心所向,已是昭然若揭。陛下年幼,太后您又……唉,这千斤重担,总需有德者居之,方能稳定江山,庇佑万民。若一味固执,只怕……这奉天殿上,顷刻间便要祸起萧墙,到时玉石俱焚,太后与陛下……又将何以自处啊?”

这番话软中带硬,将赤裸裸的武力威胁包裹在“劝谏”的外衣之下,听得太后浑身冰凉,小皇帝更是吓得往母亲身后缩去。

“你们……你们这是逼宫!是谋逆!”太后猛地站起,指着殿下众人,声音凄厉,“霍无忌给了你们什么好处?让你们如此背弃君父,甘为鹰犬!先帝啊!你睁开眼看看,这就是你托付江山的忠臣吗?!”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古人看我玩原神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中国古代名人传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农民将军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