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后腰的栀子花纹,像林墨的手轻轻碰了她一下。
刚回到座位,王阿姨就扑过来抱她,抱得特别紧,勒得成彦有点喘不过气,围裙上的面粉和栀子花瓣碎末蹭到礼服上,却一点都不脏:“太好了!
我要给我家老伴打电话,他昨天还说‘成彦要是拿奖,我就喝两盅’,现在能让他喝了!”
小夏递过来个保温杯,里面是温好的姜茶,掀开盖子就能闻到甜香:“姐,快喝,王阿姨特意加了两颗红枣,说‘获间要甜甜蜜蜜’,你刚才说话时声音都抖了,别冻着嗓子。”
顾怀安走过来,手里拿着张照片——是成彦在舞台上举奖杯的样子,聚光灯落在她身上,身后的大屏幕还映着林墨的画面。
他把照片递给成彦,照片背后用铅笔写了行小字:“林墨和你,都值得被看见”
,字迹有点歪,是他刚才在台下匆匆写的。
“周老刚才跟我说,你是近五年最‘接地气’的最佳女主,”
顾怀安的指尖轻轻碰了碰照片上的奖杯,“那些大制作剧的女主领奖时,不是感谢资方就是感谢团队,只有你把道具组、场务都念了个遍,周老说‘这才是小剧组的良心,没忘了自己是怎么过来的’。”
成彦接过照片,指尖摸着背后的小字,突然笑了。
会场的水晶灯重新亮起来,暖黄的光裹着所有人,门口飘进来的栀子花香混着姜茶的甜香,像把片场的仓库、板房、老陈茶馆都搬来了这里。
她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奖杯,又摸了摸口袋里的音符书签——书签的桃木纹理贴着掌心,和奖杯的金属触感混在一起,像两个“勋章”
,一个是行业给的,一个是角色给的,都是她最珍贵的东西。
周老拄着拐杖走过来,手里拿着张打印的数据分析表,纸边都被他捏得皱:“你看这个,你获奖后《暗夜行者》的播放量已经激增3oo了,平台方刚过来的实时数据——行业里有个冷知识,最佳女主获奖后,剧集播放量平均只增长15o,咱们这3oo是近三年最高的。”
他用拐杖指着表格里的“观众评论关键词”
,“‘林墨让我想起姐姐’‘成彦演活了普通人的韧劲儿’,你看,观众认的不是‘金梧桐奖’,是你演的林墨,是那个会疼、会等、会坚持的林墨。”
成彦点点头,怀里的奖杯好像更沉了点,却不是负担,是“底气”
——是林墨的底气,是小剧组的底气,是“认真演戏”
的底气。
她想起刚进组时,老李说“咱们小剧组没别的,就靠‘真’”
,现在她终于懂了,“真”
比任何流量、任何大制作都管用,因为“真”
能让人记住,能让人感动,能让人把角色当成“自己人”
。
会场里的掌声还在响,小夏在旁边跟王阿姨说“要办个庆功宴,还在老陈茶馆,要煮姜茶、烙葱花饼”
,顾怀安在旁边跟周老讨论“要不要拍林墨的番外,讲她带着妹妹的画去看画展”
。
成彦摸出口袋里的音符书签,放在奖杯旁边,书签上的栀子花纹和奖杯上的金梧桐花纹在灯光下都闪着光——她知道,以后还会有更多角色,更多故事,但她永远不会忘记林墨,不会忘记这个小剧组,不会忘记“把角色当自己人”
的初心,因为这些,才是比金梧桐奖更珍贵的“奖杯”
,是能让她一直走下去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