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的农户预定,确保新鲜。”
凰慕则翻到“非遗文化论坛”
的部分:“论坛上要分享咱们‘影视+非遗+教育’的经验,得把之前在剧组指导礼仪、出版手册、进校园的案例整理出来,做成ppt,还要带上手册和孩子们设计的现代汉服,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咱们的工作。”
樊赟看着两人忙碌的身影,笑着说:“咱们从最初的小工作室,到现在做非遗手作、花旅、影视合作、出版手册、进校园,路子越来越宽了,但初心一直没变——都是为了推广非遗文化。”
倾喃点点头:“以后咱们还可以把‘古代礼仪’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比如在浏阳的巷子里办‘宋代饮茶体验游’,让游客穿汉服、学礼仪、品家乡茶,一举两得。”
凰慕则补充道:“明年的冬令营,还可以邀请铜官窑的陶瓷匠人、苗寨的绣娘来当老师,让孩子们不仅学礼仪,还能学陶瓷、刺绣,全面了解非遗。”
三人越聊越有干劲,院子里的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来,落在她们手中的计划清单上,也落在旁边堆叠的《古装剧非遗礼仪手册》上——手册的封面,正是她们设计的陶瓷纹样汉服面料,浅青色的布面上,缠枝纹蜿蜒伸展,像极了她们不断延伸的非遗传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