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男主角,这样既有互动感,又能讲非遗知识。”
沈亦舟和凰慕则选择了漆器单元。
“咱们可以讲‘纹样设计师寻找失传云纹’的故事,”
沈亦舟指着凰慕画的“声纹云图”
,眼里满是灵感,“你配的女主角在寻找云纹的过程中,遇到我配的声律先生,我用声音帮你‘复原’云纹的声音,比如‘卷云纹是这样的声线,直云纹是那样的声线’,最后你们一起把云纹和声音结合,创作出新的漆器作品。”
凰慕笑着补充:“我还可以在剧里加入‘漆器彩蛋’,比如每集结尾放一段漆器碰撞的声效,粉丝猜中对应的云纹,就能获得咱们工作室的漆器小礼物。”
温叙言和樊赟则选了布艺单元,故事围绕“民国布艺匠人守护老绣品”
展开。
“咱们可以把你整理的民国布艺历史资料融进去,”
温叙言看着樊赟,语气温柔,“你配的女主角为了守护奶奶留下的老绣品,和我配的历史研究员一起寻找绣品背后的故事,里面可以加入‘布艺修复’‘绣线染色’等非遗技巧,让听众了解布艺的魅力。”
樊赟点头,拿出一本老绣品照片集:“我可以在剧里讲‘绣线颜色的寓意’,比如‘红色绣线代表吉祥,蓝色代表思念’,你配的男主角则用历史知识帮我解读绣品上的图案,咱们一起把老绣品的故事讲活。”
老匠人们也纷纷提出建议——程师傅说可以在竹编单元里加入“竹编暗号”
,用竹丝的交织顺序传递线索;郑师傅提议在漆器单元里用特殊漆料做“声音道具”
,让听众通过声音分辨漆料的颜色;李爷爷则希望在布艺单元里加入“布艺歌谣”
,把老匠人传下来的绣品口诀编成歌词,让粉丝跟着唱。
选题会结束后,六人一起在工坊里挂起了“非遗单元剧筹备墙”
——上面贴满了剧本大纲、角色设定、道具草图,还有粉丝来的创意留言。
陆则和倾喃在墙上贴竹编单元的竹丝样本,沈亦舟和凰慕贴漆器单元的云纹设计图,温叙言和樊赟则贴布艺单元的老绣品照片。
夕阳透过竹林洒在墙上,给每张图纸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
倾喃看着墙上的筹备计划,笑着对陆则说:“以后咱们可以把每个单元的道具都做成周边,比如竹编单元的‘暗号竹丝’,漆器单元的‘声纹漆片’,让粉丝既能听剧,又能摸到真实的非遗手作。”
陆则点头,握住她的手:“以后咱们每年都做一部非遗有声剧,把柳岸里的故事、老匠人的故事、咱们的故事,都用声音和手艺记录下来。”
凰慕和沈亦舟则在讨论如何把“声纹云图”
做成文创产品,温叙言和樊赟在规划如何邀请老匠人参与配音,让他们亲自讲述自己的故事。
工坊里的竹丝还在轻轻碰撞,漆器的香气还在空气中弥漫,声音的线索还在悄悄酝酿——“轻折柳”
的故事,又将翻开关于声音、爱情与非遗的崭新一页,而未来,还有更多温暖的约定、美好的创意,在等着他们用匠心编织,用真心守护,让非遗的光芒,伴着甜蜜的爱情,在时光里永远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