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轻折柳汉服妆造工作室!三女主 > 第5章 我也想去国风养老院看看学做竹编挂件

第5章 我也想去国风养老院看看学做竹编挂件(1 / 2)

十一月的柳岸里,寒风带着几分凉意,樊赟、倾喃和凰慕却在国风养老院的活动室里忙得热火朝天——她们要把老人们的手作故事整理成一本《银非遗手札》,让这些藏在针脚、竹丝、漆色里的温暖,能被更多人看见。

活动室的长桌上,铺满了老人们的手作和照片:张奶奶编竹编时磨出茧子的手,李爷爷拼布艺马面裙时用的碎布头,王奶奶做漆器书签时剩下的螺钿片,还有他们做手作时专注的神情、完成后的笑容,都被照片一一记录。

凰慕负责整理文字,她坐在老人们中间,听他们讲每一件手作背后的故事,然后一字一句地记在笔记本上。

“我这竹编桃花挂件,是想着远在外地的孙女编的,她小时候最喜欢在院子里摘桃花,”

张奶奶握着樊赟的手,眼神里满是温柔,“编的时候总想着她小时候的样子,编错了好几次,最后还是程师傅帮我改好的。”

樊赟点点头,把张奶奶的竹编挂件放在拍照区,调整角度,让阳光正好落在桃花纹样上,拍下一张清晰的照片。

倾喃则负责给手作分类、编号,她把竹编类、布艺类、漆器类分别放在不同的盒子里,每个盒子上都贴了标签,写着老人的名字和手作名称。

“这些手作都是老人们的心血,咱们一定要好好整理,让读者能清楚地看到每一件作品的细节,”

倾喃一边贴标签一边说,“比如李爷爷的布艺马面裙,他特意用了不同颜色的碎布头,还原了明代马面裙的褶子,这些细节都要在书里写清楚。”

联盟的年轻团队也来帮忙,小夏负责设计《银非遗手札》的封面,她用竹编纹样做底纹,中间放了一张老人们和年轻人一起做手作的合影,封面标题用漆器嵌螺钿的风格设计,既美观又有非遗特色;林晓则负责录制老人们的口述音频,打算做成二维码印在手札里,读者扫码就能听到老人们亲自讲述手作故事。

有天下午,程师傅和郑师傅也来到活动室,程师傅看着张奶奶的竹编挂件,笑着说:“张奶奶刚开始学编竹丝,手总抖,现在编的桃花比我编的还好看。”

郑师傅则拿起王奶奶的漆器书签,说:“王奶奶对颜色特别敏感,她调的漆色比年轻人调的还均匀,这些老人们都很有天赋,只是以前没机会展示。”

《银非遗手札》整理得差不多时,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特意来探望,看到满桌的手作和整理好的文字、照片,感动地说:“你们不仅捐钱建设国风养老院,还用心整理老人们的手作故事,这不仅是一本手札,更是一份珍贵的非遗传承资料,我们会帮忙联系出版社,让更多人看到这些温暖的故事。”

次年三月,《银非遗手札》正式出版,印的五千册很快就卖光了,很多读者在网上分享读后感:“没想到老人们能做出这么精美的非遗手作,他们的故事太温暖了!”

“看完这本书,我也想去国风养老院看看,学做竹编挂件。”

还有学校的老师联系三人,希望能把《银非遗手札》作为课外读物,让孩子们了解老人们的非遗故事,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樊赟、倾喃和凰慕带着《银非遗手札》来到国风养老院,给每位老人送了一本。

张奶奶翻开手札,看到自己的竹编挂件和故事,激动得眼眶泛红:“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出书,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李爷爷则拿着手札,给身边的老人念自己的故事,脸上满是自豪:“你们看,这是我做的布艺马面裙,书里写得可详细了!”

为了让更多孩子了解非遗、关注老人,三人还和当地的小学合作,开展“非遗手作进校园”

活动,邀请国风养老院的老人们去学校教孩子们做简单的非遗手作。

活动当天,张奶奶教孩子们编竹编小蝴蝶,她握着一个小女孩的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如何变成好女人(女尊) [快穿]南韩体验卡 星名远播 惊!乖宝把爹爹从生死线上拉回来 娘亲开门,乖宝重生后来救全家了 斗罗:刚成封号,系统当我小菜鸟 七零吃瓜直播间:恶毒女配爆红了 穿成小农女,开局差点被卖 在逃小夫人 剑凌九霄逆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