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轻折柳汉服妆造工作室!三女主 > 第1章 给山区的孩子捐些衣服定制些汉服配饰一起寄过去

第1章 给山区的孩子捐些衣服定制些汉服配饰一起寄过去(1 / 3)

柳岸里的秋天,总被老槐树的叶子染成温柔的金黄色。

风一吹,细碎的叶片就像蝴蝶似的往下落,铺在“轻折柳”

工作室门口的青石板路上,踩上去沙沙作响。

樊赟正蹲在门口,把掉落的银杏叶捡起来,打算做成缠花的装饰,倾喃则在屋里整理客人定制汉服的订单,忽然听见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

“丫头们,还记得我不?”

抬头一看,是之前帮奶奶定制怀旧汉服的李爷爷,身边还跟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手里拎着个相机。

李爷爷笑着介绍:“这是我儿子,在外地做纪录片,听说你们帮我老婆子圆了梦,特意回来想拍段素材,让更多人知道柳岸里的故事。”

男人叫李建国,是位纪录片导演,他拿出平板电脑,给三人看自己之前拍的片子:“我一直想拍部关于‘老手艺与新传承’的纪录片,上次听我爸说你们帮他还原汉服,还带着非遗匠人做活动,觉得特别有意义,想把你们的故事也拍进去。”

凰慕眼睛一亮,当即就答应了:“能让更多人看到传统文化的美,我们当然愿意!”

接下来的日子,李建国就成了“轻折柳”

的“跟拍摄影师”

,跟着三人跑遍了柳岸里的各个角落——拍樊赟在暖炉旁缠银线,指尖的金丝在光里流转;拍倾喃去福利院给朵朵送新做的汉服,小姑娘穿上时眼里的光;拍凰慕和陈爷爷商量竹编冠的设计,两人对着图纸争论的模样。

拍摄过程中,还生了件小插曲。

李建国想拍段“古法染布”

的镜头,可染布老匠人最近身体不好,没法亲自煮染料。

樊赟看着老匠人遗憾的表情,主动说:“我来学!

您在旁边指导就行。”

接下来的三天,樊赟每天天不亮就去染坊,跟着老匠人学调染料、控火候,手上沾的靛蓝色洗了好几天都没掉,终于煮出了合格的蓼蓝染布料。

当镜头拍下布料在染缸里缓缓变色的画面时,老匠人笑着说:“丫头,这手艺,你算接住了。”

纪录片拍摄接近尾声时,李建国提议搞场“柳岸里秋日分享会”

,把居民们都请来,一起看片子的片段,聊聊自己和老手艺的故事。

分享会当天,工作室里挤满了人,李爷爷和奶奶坐在第一排,看着屏幕里自己穿汉服的画面,奶奶悄悄抹了抹眼角;陈爷爷看着镜头里自己编竹帽的样子,笑着对身边的孩子说:“以后这手艺,就靠你们了。”

分享会结束后,李建国把一张照片送给三人——是她们在染坊里,围着染缸看布料变色的背影,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身上,温暖又治愈。

“这段故事,我会放在纪录片的结尾,”

李建国说,“你们让我看到,传统文化不是老掉牙的东西,而是能在生活里生根芽的温暖。”

秋风吹过,工作室门口的银杏叶又落了几片。

倾喃把照片挂在墙上,和之前的老照片排在一起,笑着说:“又多了段值得记住的回忆。”

樊赟和凰慕点点头,手里的缠花和策划案还带着温度,像极了她们对柳岸里的热爱,在秋日里,又添了新的印记。

锦川市的冬天,冷得总让人想躲在暖炉旁。

“轻折柳”

工作室的暖炉里,炭火正旺,樊赟煮了锅桂圆红枣茶,香气飘满了整个屋子。

凰慕坐在炉边,翻看着明年的工作计划,倾喃则在整理捐赠给山区孩子的衣物,突然听见门口的风铃响了。

进来的是位穿着厚羽绒服的姑娘,手里抱着个大纸箱,冻得鼻尖通红:“请问……这里是‘轻折柳’吗?我是从邻市来的,想给山区的孩子捐些衣服,还想定制些汉服配饰,一起寄过去。”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娘亲开门,乖宝重生后来救全家了 贞观小闲王李慎李世民 斗罗:刚成封号,系统当我小菜鸟 惊!乖宝把爹爹从生死线上拉回来 剑凌九霄逆途 贵妃怀孕,关我一个面首什么事啊? 穿成小农女,开局差点被卖 在逃小夫人 [快穿]南韩体验卡 七零吃瓜直播间:恶毒女配爆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