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柳岸里,竹影婆娑,“银非遗手作工作室”
突然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国风电视剧《长安织梦》的剧组工作人员。
原来剧组正在为剧中的非遗妆造愁,偶然听说工作室在汉服形制、传统配饰上颇有研究,特意上门寻求合作,希望能让老匠人指导剧组制作符合历史的簪、步摇、织金腰带,甚至参与部分演员的妆造设计。
樊赟、倾喃和凰慕又惊又喜。
倾喃一直是《长安织梦》原着小说的粉丝,得知能参与剧组妆造,激动得差点打翻手里的漆料盘:“咱们工作室的竹编簪、漆器妆盒,终于能在电视剧里亮相了!”
凰慕则立刻联系养老院的老匠人,程师傅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咱们编的竹丝簪,每一根竹丝都能对齐纹样,绝不会丢了非遗的脸面。”
合作启动后,三人几乎每天都泡在剧组。
樊赟负责把控整体形制,纠正剧组道具中不符合历史的细节——比如将剧组过于夸张的唐风冠改得更显雅致,用竹编替代塑料制作钗底座;倾喃则带着老人们赶制配饰,将竹编与螺钿结合,做出小巧玲珑的桃花簪,还在漆器妆盒上绘制剧中女主的专属纹样;凰慕则忙着协调工作室与剧组的沟通,偶尔还会给演员讲解配饰背后的非遗故事。
剧组录音棚就在妆造间隔壁,三人常能听到里面传来的配音声。
有天倾喃给女主送定制的步摇时,恰好听到一段男主的台词配音——声音低沉温润,带着恰到好处的古风韵律,瞬间击中了她。
“这不是配音圈的大神陆则吗?”
倾喃攥着步摇的锦盒,心跳突然加,“我大学时追的广播剧,全是他配的男主!”
樊赟和凰慕也很快认出了其他两位配音演员——配男二的沈亦舟,声音清冽如竹,曾是凰慕收藏列表里的“白月光”
;配反派的温叙言,戏感极强,连樊赟都曾在开车时反复听过他配的历史纪录片旁白。
三人每次路过录音棚,都忍不住放慢脚步,却只敢在心里激动,表面上依旧是专业的非遗顾问模样,连和配音老师们打招呼时,都努力维持着镇定。
第三百零三章声缘织撩
随着合作深入,三人与配音老师们的交集渐渐多了起来。
陆则每次路过妆造间,都会特意停下来看老人们编竹丝,还会笑着问倾喃:“倾喃老师,这个桃花簪编好后,能不能让我先睹为快?我总觉得这簪的灵气,和剧中女主很配。”
有次倾喃不小心将竹丝弄乱,陆则还蹲下来帮她整理,指尖偶尔碰到她的手背,倾喃强装镇定,耳朵却红到了耳根。
沈亦舟则对凰慕设计的漆器妆盒格外感兴趣。
他拿着妆盒反复端详,声音清冽如泉水:“凰慕老师,这盒盖上的云纹用的是螺钿镶嵌吧?我小时候外婆也有一个类似的盒子,可惜后来弄丢了,看到这个,突然想起很多往事。”
他还会主动和凰慕聊传统纹样,偶尔说一句“凰慕老师对纹样的理解,比我认识的很多设计师都深刻”
,让凰慕心跳漏半拍,只能用喝水掩饰慌乱。
温叙言则常找樊赟讨论剧中的历史细节。
有次剧组对一件唐代铠甲的纹样有争议,温叙言特意拿着资料找樊赟:“樊赟老师,你看这段史料里记载的铠甲纹样,是不是和你之前说的竹编经纬结构有点像?”
他说话时眼神专注,偶尔还会调侃一句“幸好有樊赟老师在,不然我们这些‘声替’,怕是要在历史细节上闹笑话了”
,樊赟表面点头附和,心里却早已翻起了惊涛骇浪——她年轻时最佩服的,就是温叙言对历史角色的精准诠释。
三人私下里早就建了个小群,每天都在群里“疯”
——倾喃陆则帮她捡竹丝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