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丝线串成的簪,还有绣着桃花的带,说要给陈奶奶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程师傅和郑师傅也特意从养老院赶来,带来了老人们一起编的竹编寿桃挂件,还有郑师傅做的漆器寿碗,说这是大家的心意。
生日当天一早,倾喃和凰慕趁着陈奶奶去做检查的功夫,悄悄布置病房。
她们把“寿”
字贴在病房的墙上,把竹编寿桃挂件挂在床头,把漆器寿碗放在床头柜上,还在窗户上贴了老人们剪的窗花。
凰慕特意带来了一个小音箱,准备放一些轻柔的传统音乐,比如《茉莉花》《紫竹调》,让病房里多些温馨的氛围。
陈奶奶回到病房时,看到眼前的一切,惊讶得说不出话。
樊赟在病床上笑着说:“陈奶奶,祝您生日快乐!
我们知道您喜欢传统服饰,特意给您准备了汉服,您试试?”
林晓拿着汉服走过来,温柔地说:“奶奶,这几件您看看喜欢哪件,我帮您穿上。”
陈奶奶看着漂亮的汉服,眼眶慢慢红了,她颤抖着伸出手,摸了摸浅粉色襦裙上的兰花纹,轻声说:“真好看,像画里的衣服一样。”
在林晓的帮助下,陈奶奶穿上了浅粉色的襦裙,戴上了珍珠簪,倾喃还帮她化了淡淡的妆。
当陈奶奶坐在镜子前,看到镜中穿着汉服的自己时,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这是她住院以来第一次露出笑容。
倾喃把蛋糕放在桌子上,点燃蜡烛,大家一起唱生日歌。
陈奶奶双手合十,闭上眼睛许愿,脸上满是幸福的神情。
吹灭蜡烛后,樊赟让程师傅把竹编寿桃挂件递给陈奶奶:“这是养老院的老人们给您编的,祝您健康长寿。”
郑师傅也把漆器寿碗递过去:“这碗是我做的,您以后吃饭用它,图个吉利。”
陈奶奶捧着寿桃挂件和漆器寿碗,激动地说:“谢谢你们,这辈子从来没人给我办过这么好的生日会,我太开心了。”
她看着病房里的每个人,从樊赟到程师傅,从林晓到护工,眼里满是感激:“没想到在医院里还能感受到这么多温暖,谢谢你们圆了我的心愿。”
那天下午,病房里一直充满了笑声。
陈奶奶拉着樊赟的手,讲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她以前是纺织厂的工人,最喜欢看厂里的老裁缝做传统衣服,只是那时候条件不好,一直没机会穿。
樊赟认真地听着,偶尔点头回应,倾喃和凰慕则在一旁给大家分蛋糕,病房里的氛围温馨又感动。
陈奶奶的生日会后,病房里的气氛渐渐变了。
以前总是沉默的陈奶奶,开始愿意和大家说话,有时还会主动问樊赟关于非遗手作的事,听她讲养老院里老人们编竹编、做漆器的故事。
有天樊赟让倾喃带来了一些简单的竹编材料,教陈奶奶编最基础的竹编小挂件,陈奶奶学得很认真,虽然手指没力气,编得很慢,但还是坚持编完了一个小小的竹编蝴蝶。
“这是我这辈子做的第一件手作,”
陈奶奶拿着竹编蝴蝶,开心地给护工看,“樊老师教我的,好看吗?”
护工笑着点头:“好看,奶奶您真厉害。”
看着陈奶奶脸上的笑容,樊赟心里暖暖的,她知道,哪怕是这么小的一件事,也能给陈奶奶的晚年带来一丝慰藉。
随着樊赟的病情渐渐好转,医生说再过两周就能出院回家休养了。
这个消息让大家都很开心,老人们特意让程师傅带来了工作室新做的竹编躺椅,说等樊赟出院后,就能在院子里躺着晒太阳,不用总坐着。
联盟的年轻团队也来消息,说“非遗手作角”
已经在留守儿童学校初步建成,就等着她回去一起剪彩。
有天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