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星光与你,皆是璀璨 > 第172章 传统刺绣的寻访之旅

第172章 传统刺绣的寻访之旅(1 / 3)

“苏姐,导航说前面就到岔路口了,剩下的路得步行。”

李娜揉着被颠得麻的腿,看着窗外蜿蜒的石阶,“这地方也太偏了,周老确定这儿有会‘盘金绣’的老艺人?”

苏晚把照片小心翼翼地夹回书里,抬头望向远处云雾缭绕的村寨:“顾老的笔记里写着,三十年前有位姓沈的绣娘,能把金丝线绣出流水的质感,就隐居在这片山里。”

她背上装着绣绷和丝线的帆布包,“走吧,越是偏的地方,才越可能藏着真东西。”

石阶上长满了青苔,雨后湿滑难行。

苏晚走在前面,帆布鞋踩在石头上,出轻微的咯吱声。

她的目光不时扫过路边的植物——崖壁上的老藤缠着古树,野菊开在石缝里,这些鲜活的意象都被她默记在心里,或许能成为“缠枝记”

的新灵感。

“你看那户人家!”

李娜忽然指着山腰处的吊脚楼,木质的栏杆上挂着一排排五颜六色的绣品,在风里轻轻摇晃,像一串流动的彩虹。

苏晚加快了脚步,走近了才现,那些绣品全是孩童的虎头鞋,鞋面上的老虎眼睛用黑色丝线绣出,透着一股憨态可掬的灵气。

吊脚楼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咔嗒咔嗒”

的纺车声,混着老人哼唱的小调。

“有人在家吗?”

苏晚轻轻叩门。

纺车声停了,一个满头银的老人探出头来。

她穿着靛蓝色的土布褂子,袖口和领口都绣着细密的缠枝纹,手里还捏着一根银针。

“你们是……”

老人的口音带着浓重的乡音,眼神却清亮得很。

“我们是来寻访刺绣手艺的,”

苏晚拿出《绣谱》,指着其中一页,“听说这里有位沈婆婆,擅长盘金绣?”

老人的目光落在《绣谱》上,忽然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一朵菊花:“我就是沈秀兰。

这书……你是顾老头的徒弟?”

苏晚又惊又喜,连忙点头:“顾老是我的前辈,他说您的盘金绣能‘以线代金,以针代笔’。”

沈婆婆把她们领进屋里,堂屋的墙上挂满了绣品——有凤穿牡丹的被面,有鲤鱼跃龙门的门帘,最显眼的是一幅百鸟朝凤图,金线在红色绸缎上流转,仿佛真有阳光洒在鸟羽上。

“盘金绣讲究的是‘金有骨,线有魂’,”

沈婆婆从樟木箱里取出一卷泛黄的绣绷,上面是未完成的孔雀图,“你们看这孔雀尾,得用三根金线拧成一股,绣的时候手腕要稳,像水在石头上流那样,不能急。”

苏晚凑近细看,现金线的走向果然像山涧的溪流,转折处有细微的起伏,让孔雀尾羽有了立体感。

她忽然想起陆时砚送的那套绣绷,弧度恰好能贴合手腕的转动,原来真正的刺绣,连工具都藏着人体工学的智慧。

“可惜啊,现在没人学了。”

沈婆婆叹了口气,手指拂过绣品上的金线,“年轻人嫌这活又苦又慢,赚不了大钱。

我这双手,怕是绣不动几年了。”

苏晚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蛰了一下。

她拿出自己带来的亚麻布和丝线,在沈婆婆的绣绷上试着绣了一段藤纹,用的是顾老教的“虚实法”

,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太‘正’了。”

沈婆婆拿起她的绣活,摇了摇头,“藤是野的,线也得带着点野气。

你看这山里的藤,哪有长得规规矩矩的?”

老人接过银针,在藤纹的转折处加了一针斜线,原本拘谨的纹样忽然活了过来,像被风吹得晃了一下。

苏晚茅塞顿开。

原来她一直追求的“生命力”

,就藏在这些不刻意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和她接吻会被吃掉哦 高手下山叶北辰周若妤 计灭蛮夷,武冠天下,女帝尊我为天! 我在大夏当权臣 母凭子贵,不孕前夫求我嫁入豪门 白月光归国,我另嫁他人你疯什么 我有99个大佬师傅叶北辰周若妤 忍界强者,但一直被嬷 漫画重启后,论坛读者为我哭崩了 高手下山,未婚妻当场退婚叶北辰周若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