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1军团通讯兵一碗饭背着淬火牌无线电报机走过泸定桥时,望着那座铁骨铮铮的桥身,脚下是湍急的河水,感慨万千的他在电报纸上写下:“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铁索悬绝境,天高任鸟飞。
他想发电报给谁?
红1军团没有发电报对象,无线电报机长时间没有使用,一碗饭就用电报纸写日记,记载红军长征的点点滴滴。
至6月2日,中央红军全部渡过天险大渡河。
此后,中央红军继续北进,于6月7日占领天全。8日,突破国民党军的芦山、宝兴防线。
1935 年 6 月中旬,中央红军抵达宝兴硗碛,决定翻越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
夹金山主峰高达 4930 米,山上终年积雪不化,空气异常稀薄,天气变幻莫测。当地藏族群众将其视作“神山”,还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凡人不可攀,要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
1935 年 6 月 12 日,中央红1军团一部作为探路先锋队,携带着干粮、干辣椒、烧酒等物品,开始向夹金山进发。他们途经筲箕窝、一直箭、五倒拐、王母寨等地,当日下午抵达山下木城沟时,与外出侦察的红四方面军第九军二十五师七十四团三营,在夹金山北麓山下的懋功县达维胜利会师。
6 月 13 日,中央红军大部队在夹金山下的扎角坝举行翻越夹金山动员大会。会后,红军宣传队进行了节目表演,并分发干辣椒等过山所需物品。
6 月 17 日清晨,主要领导跟随军委纵队,沿着红一军团主力的翻越路线,朝着海拔 4114 米的夹金山王母寨垭口前行。在翻越途中,当红军行至夹金山五倒拐时,天空骤然昏暗,狂风裹挟着雪片抽打在战士们的面庞。
为了避免掉队,战士们手牵着手,彼此协助。实在走不动的战士,就拽着马尾艰难跟进,他们顶着漫天风雪,在雪山中艰难地逐步攀登。
没过多久,太阳又从云层中钻出,耀眼的光芒映照在雪地上,致使许多战士出现雪盲,感到头晕目眩。
爬雪山之前,红军是很慎重的,他们广泛询问了当地老乡的意见,对雪崩、寒冷、缺氧有了初步的了解,并着手准备御寒的衣物,粮食,辣椒,烈酒等。很多人在出发前都喝了一碗热乎乎的辣椒汤。
因此,中央红军也制定一些预防规定,上山后不准四下张望,防止眩晕;山上雪窝里的积水不能喝,渴了可以吃雪;要低头走路,视线不能超过三米。
红军主力抵达夹金山九坳十三包时,突然狂风大作,鸡蛋般大小的冰雹从天空呼啸而落,砸向战士们的身躯。越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