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完成任务!”
楚南河与身旁的韩晓征目光交汇,充满跃跃欲试的战意。
“集团军直属炮兵司令部,周振邦将军!”
“到!”
“集中全部火力,优先保障新二军正面攻坚!
弹幕要浓要猛!
反炮兵任务重中之重,决不能让日军炮火干扰我进攻队形!”
“是!
总司令!”
“集团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王大山将军!”
“到!”
“你部特战旅,提前渗透至敌后,严密监控敌军调动,重点标注指挥部、炮兵阵地、后勤节点,并为炮兵和空中打击提供精确引导!”
“是!”
“此战,关键在于快、准、狠!
正面要压得猛,侧面要插得深,后面要堵得死!
我要让山崎四郎,成为瓮中之鳖!
全歼第55联队,扬我军威!”
“是!”
指挥部内,战意冲天。
新二军,这支以防御见长的部队,此刻化身为一柄沉重的攻城锤,沿着八南公路及其两侧,向日军第55联队的主阵地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攻势。
战斗从一开始就异常激烈。
日军充分利用了山地地形,在险要处构筑了密密麻麻的机枪巢、炮兵观测所、迫击炮位和蜘蛛网般的战壕。
每一座山梁、每一个隘口都成了死亡的陷阱。
新二军1o4师负责主攻公路以东的一系列高地。
“炮火准备!”
师长徐天鹰少将下令。
集团军炮兵群的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向日军阵地,山摇地动,硝烟弥漫。
然而,日军工事大多构筑巧妙,利用反斜面和新伐的巨木加固,炮击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炮火延伸,步兵开始冲锋。
“杀啊!”
士兵们沿着陡峭的山坡向上冲击。
日军残存的火力点立刻复活,重机枪、掷弹筒、步枪子弹如同泼水般从山顶、山腰的工事中倾泻而下,构成一道道交叉火网。
冲在前面的士兵不断有人中弹倒地,滚落山坡。
“压制!
火力压制!”
“火箭筒!
干掉那个碉堡!”
新二军的士兵们同样顽强,他们用猛烈的火力还击,1919a6机枪、6o81迫击炮拼命压制日军火力点。
巴祖卡火箭筒手冒着弹雨,寻找机会抵近射击,摧毁了一个个坚固目标。
战斗陷入残酷的拉锯战。
许多高地往往需要经过数次甚至十几次的冲锋与反冲锋才能最终攻克。
火焰喷射器在肃清坑道和岩洞工事时挥了可怕的作用。
双方士兵经常为了一个山头、一段战壕展开惨烈的白刃战和手榴弹对掷。
新二军以其坚韧不拔的意志,一寸一寸地啃食着日军的防线,牢牢地将日军主力吸引在正面。
就在正面激战正酣之时,第七军的迂回部队正在上演一场现代版的“暗度陈仓”
。
楚南河和韩晓征亲率装甲第一师主力(以步兵和轻型坦克、装甲车为主,重型坦克难以通过复杂山地)及精锐机械化步兵,离开了公路,一头扎进了公路以东的茂密丛林和山地之中。
这是一条极其艰难的路程。
没有道路,只有猎人和野兽行走的小径。
部队需要克服陡峭的山坡、密不透风的荆棘、以及纵横交错的沟壑。
工兵部队在前方拼命开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或涉渡)。
士兵们推着火炮,扛着物资,掩护着坦克和装甲车艰难前行。
第七军装甲第一师侦察连派出的一个精锐6人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