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2月中旬,沙王加荡,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前进指挥所
沙王加荡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中国驻印军新一军的将士们来不及过多休整,便再次接到了新的进攻命令。
八莫城虽仍在激战,但大局已定。
为了扩大战果,进一步向东压迫日军,并打通向滇西畹町、芒友方向与国内远征军会师的通道,战略目光投向了八莫以东的下一个要地——曼西(ansi)。
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将军在地图前,向麾下师长们部署任务。
他的指挥棒点在曼西的位置。
“曼西,位于八莫以东约五十公里,伊洛瓦底江支流瑞丽江畔,是通往南坎、腊戍公路上的一个重要枢纽。
日军在此驻有第56师团第113联队主力(基于其从八莫溃退及原有驻防情况推断)、部分工兵及后勤单位,兵力约一个联队弱。
其意图很明显,以曼西为屏障,阻滞我军东进,并试图收容从八莫等地溃退下来的残兵,稳定战线。”
孙立人的目光扫过新38师师长李鸿和新3o师师长唐守治。
“总司令命令我新一军,乘胜前进,立即向曼西起进攻!
力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破当面之敌,占领曼西,切断八莫日军最后东逃之路,并为我军下一步向南坎、芒友进攻打开通道!”
“此战,仍以新38师为主攻,沿主干道正面推进;新3o师为右翼,沿山林地带迂回策应,切断曼西日军可能南逃或北窜的路线,并阻击可能来自南坎方向的日军增援!”
“诸位,”
孙立人语气严肃,“日军新败之余,士气低落,但其据守要点,必有准备。
我军人困马乏,然胜势在我!
需扬连续作战之精神,切忌骄躁!
步、炮、装(若有条件)协同务必紧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明白了吗?”
“明白!
军座!”
两位师长齐声应命,眼中虽带疲惫,但更多是高昂的战意。
军令如山。
新一军这支疲惫却胜利之师,再次如同上紧的条,迅行动起来。
炮兵开始向前转移阵地,侦察兵率先向东渗入,庞大的队伍再次踏上了东进的道路。
新38师以113团为先锋,配属师侦察连和一个工兵排,率先沿通往曼西的主干道快推进。
他们的任务是迅扫清前进障碍,查明敌军主要防御部署。
起初的推进相对顺利,只遭遇了小股日军警戒部队和零星的冷枪袭击,均被先锋部队轻松击溃或驱散。
然而,随着逐渐接近曼西外围,日军的抵抗开始变得有组织起来。
在距离曼西约十公里的一处名为“滚弄岗”
的隘口,日军利用地形设置了路障,并在一侧高地上构筑了机枪阵地和迫击炮位,企图封锁道路。
先锋营营长通过望远镜观察后,果断下令:“炮兵观察员,呼叫炮火支援!
目标,左前方高地日军阵地!”
“机枪连,占领右侧土坎,压制敌军火力!”
“一排,从左侧树林迂回,摸掉那个机枪巢!”
师属炮兵营的75山炮和81迫击炮很快做出反应,炮弹呼啸着砸向日军高地,炸起团团烟尘。
日军机枪顿时哑火了不少。
趁此机会,迂回的一排战士迅穿过树林,从侧翼接近了日军机枪阵地,用手榴弹和冲锋枪迅解决了那里的日军。
正面部队在机枪掩护下起冲击,很快清除了路障,击溃了守军。
整个战斗干净利落,展现了新38师官兵娴熟的战术配合和强大的火力优势。
然而,曼西的外围防御远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