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和激光测距仪(此时代替精密光学器材的虚构设定),给我渗透到敌114师团纵深!
要目标:锁定其独立重炮第5旅团主力阵地精确坐标!
次要目标:破坏其通讯节点,袭扰其后勤补给线!
我要知道那些吃人的大炮,到底藏在哪片龟壳下面!”
“命令集团军直属重炮旅周振邦!”
李锦的目光转向地图上月浦东南方向,“所有15o榴弹炮、1o5加农炮,立刻检查弹药储备,进行最后一次全面维护!
进入‘惊蛰’预备射阵地群待命!
坐标暂时空缺,等待特战大队指引!
记住,这是我们的家底,也是最后的重拳!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命令新二军沈德威!
其所属美制1o5榴弹炮团,前移至‘断流’预备阵地!
任务:一旦我重炮旅开火,你部立刻对敌重炮阵地外围所有可能的预备队集结点、弹药堆积点、指挥所进行火力覆盖!
掐断其增援和补给!”
一连串命令如同冰冷的铁流,带着未雨绸缪的深谋远虑和雷霆万钧的临战决断,从李锦口中倾泻而出。
参谋们迅记录传达,指挥部内弥漫起一种压抑到极致、却又充满期待的紧张氛围。
陈瑜看着李锦镜片后那双仿佛燃烧着冰与火的眼睛,心头凛然。
他知道,这位总司令在为未来布局的同时,也正为眼前的绝境,准备着一场孤注一掷的豪赌!
命令如同无形的电流,瞬间刺破淞沪阴沉的天空,抵达各处。
月浦前沿阵地。
第七军和新一军的官兵们,在日军凶猛的火力和战车冲击下,依托着残破却依然坚固的反斜面工事和纵深配置的交叉火力点,进行着看似节节败退、实则步步为营的抵抗。
他们故意放弃一些并非核心的阵地,留下狼藉的战场和少量“遗弃”
的破损装备,甚至组织小规模、看似混乱实则有序的“溃退”
,将杀红了眼的日军前锋部队一步步引入月浦镇外围那片相对开阔、却早已被炮兵标定诸元、布设了大量反坦克壕和雷区的“铁砧”
区域。
每一次“后撤”
,都伴随着日军更加骄狂的推进和更深入陷阱的步伐。
与此同时,在日军第114师团纵深后方,那片水网更为复杂、村落更为稀疏、警戒更为森严的区域内,特战大队大队长王大山上校,正带领着一支由八名最精锐队员组成的“猎炮”
小组,如同融入泥水的墨滴,悄无声息地潜行着。
他们穿着特制的、沾满泥浆的伪装服,避开大路和主要哨卡,利用废弃的沟渠、茂密的芦苇荡和连绵的坟包阴影,向着情报分析中独立重炮第5旅团最可能的隐蔽区域——月浦东南方向约十二公里处的“朱家角”
一带渗透。
“噗!
噗!”
加装了高效消音器的毛瑟98k狙击步枪出两声沉闷的轻响,远处土路上两个骑着三轮摩托巡逻的日军通讯兵应声栽倒,摩托车歪倒在泥泞里。
“嗤啦!”
一处架设在河汊上的野战电话线被特制钳子利落剪断。
小组避开了一处伪装巧妙的雷区,用涂黑的匕无声解决了两个潜伏在荒草丛中的日军暗哨。
王大山伏在一处被炮火掀塌了半边的水磨坊二楼废墟里,举着高倍望远镜,透过残破的窗棂,警惕地扫视着前方被雨雾笼罩的陌生区域。
朱家角一带地势略有起伏,林木相对茂密,是隐藏重炮的理想地点。
突然,他的目光定格在远处一片被高大香樟树环绕的洼地边缘!
那里,几缕极其微弱、几乎被茂密枝叶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