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
“放——!”
砰砰砰——
草原上。
统领神机营的柳升,此刻正领着已经更换燧发枪的神机营军士在练习。
填装弹丸。
装点火药。
射击。
已经操作过火铳的军士,使用起燧发枪也算得心应手,很快将之掌握。
且沿用之前的火铳“三段式射击法”,批次射击。
三千五百支燧发枪!
哪怕一分钟仅只三发,分三次射击,平均每几秒就有一轮一千发子弹射出。
如此密集的火力网,放在平坦开阔的草原上,简直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瓦剌仅仅三万骑兵。
哪怕凭机动优势,冲开明军燧发枪的防线,绝对会伤亡惨重。
而等待瓦剌军的,还有明军近二十万的大军。
“倘若早有此物,我大明可以少牺牲多少儿郎…”
“北患不平,叫人寝食难安啊…”
阅兵台上,永乐帝朱棣意气风发,整个人透着一股激昂的雄心壮志。
仿佛一棵枯萎的老树,重新焕发出新芽。
朱棣一旁插话道:“就是准度太差,还得多练练,脱靶太多了。”
永乐帝朱棣闻言颔首,无法反驳这话,可紧接着又感觉有些不对劲。
低头看去。
只见朱棣手拿现代双筒望远镜,精致而又精巧。
又大又圆的镜片,在太阳下宛如两个黑洞。
“你瞅啥?”朱棣学着许易口吻,发来友好的问候。
永乐帝朱棣:“……”。
这语气…
怎么这么欠揍?!
许易沉声提醒道:“燧发枪虽有助于作战,可实际依旧是在杀更多的人。”
“往后的战争,会迈入火器交锋时代…”
“一个士兵稍加训练就能作战,双方投入更快,损失也会越大…”
许易顿了顿,继续说道:
“枪这种东西,为杀戮而生,往后几百年,一定为和平而存在。”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枪炮射程之内,有先进武器的大明哪怕只是动了动,也能令周边虎豹胆战心惊!”
“此言甚妙!”永乐帝朱棣眼前不由地一亮,这话合他的胃口。
要想百姓安生,哪能不流血牺牲的?
朝贡贸易,只是解一时之患,终究是养虎为患。
瓦剌强就扶持阿鲁台?
阿鲁台做大则讨伐,封赏瓦剌?
往后的大明,不需要这样的牵制!
强大!
意味着一切!
“咦,此物竟能窥这般选,真是不错!”
“还来!那是我的东西!”
“老头子我看看又能如何?你非统帅,战时从急,此物暂借我用用!”
“……”
望着因望远镜要打起来的二人,许易无奈摇头,没有管这二人,准备回一趟现代。
近几日,瓦剌军依旧采取袭扰的态势,企图搅乱明军的防线,寻找到突破点。
神机营没有贸然出动。
新组织起来的普通军卒,手拿着之前火铳,渐渐呈现出“虚弱”态势,让瓦剌骑兵占了不少便宜。
虽有了燧发枪,可朱棣依旧没有选择跑到山林去和瓦剌纠缠。
平原利于瓦剌骑兵,也能发挥燧发枪的恐怖威力,起到最大程度的杀敌效果。
瓦剌九龙口大营。
骑兵屡次取得奇效,令诸瓦剌贵族首领欣喜不已,正吃肉喝酒。
“哈哈哈,痛快!”
“妄那阿鲁台自诩蒙古正统,面对大明朱棣老儿被打得抱头鼠窜,如今卑躬屈膝,实在丢我草原儿郎的颜